去年專科初診候時較疫前降三成
【本報消息】衛生局長羅奕龍回覆議員李靜儀關於醫護人手及醫療輪候時間的書面質詢時表示,在專科初診輪候時間方面,衛生局嚴格落實仁伯爵綜合醫院與衛生中心分級診療的服務模式,透過訂立臨床指引和轉診標準,設立電子轉診監測系統,按需增加專科門診名額,有效縮短專科門診的初診輪候時間。去年專科的初診平均輪候時間為三點七周,較疫情前的一九年下降三成以上。
推慢性病自我管理
至於複診方面,複診間隔是基於病人所患的疾病性質、病情是否穩定,以及病情是否獲得控制等綜合因素,由主診醫生制訂合適的複診計劃,因而不存在輪候的情況。此外,衛生局近年致力推廣慢性病自我管理,於社區內廣泛設立五十三個血壓、體重自助檢查站,鼓勵居民利用手機應用程式記錄個人健康資訊,進一步協助居民提高自我監測以及管理健康的意識及能力。
促醫療員職涯發展
在醫療人員規劃和發展方面,特區政府近年已通過制度建設、人員培養和持續培訓等綜合措施,促進醫療人員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進一步推動醫療事業與國際接軌,並有助吸引外地澳門人才回流。在制度建設方面,特區政府按照第十八/二○二○號法律《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執業註冊制度》,進行資格認可考試及啟動十五類醫療人員的實習培訓,讓醫療人員做好執業前的準備。醫學專科學院的設立,結合第四十五/二○二一號行政法規《醫學及護理專科培訓程序施行細則》的生效,強化醫療專科人才隊伍建設,並因應本澳現時及將來的專科服務需求及人力資源情況,特區政府已於去年十二月公佈全澳住院醫生培訓開考,名額合共六十六個,涉及廿八個專科範疇,當中包括衛生局三十一名、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三十名及鏡湖醫院五名。在持續專業發展方面,特區政府提供不同形式的持續進修發展課程及不定期的講座,向公營、私營醫療人員和醫療專業相關範疇的畢業生提供培訓機會,配合澳門醫療服務發展的需要。此外,衛生局將不斷完善人力資源規劃,按照醫療人員流失情況、社會供應和服務需求等,做好醫院和衛生中心醫療人員的儲備。
羅奕龍提到,衛生局持續關注醫療人員身心健康及醫療服務的整體情況,通過科學的人力資源調配,合理安排員工的工作量,以減輕前線人員的壓力,並讓居民獲得適切的服務。在職業安全方面,衛生局已成立職安健工作組,關注人體工學及體力操作、化學及危險品安全、工作間暴力處理、放射及激光安全等方面的情況,及早發現和解決可能存在的職安健風險,並持續開展相關的宣傳教育,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為員工建設舒適、安全的工作環境。此外,特區政府持續為包括醫療人員在內有需要的公務人員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以及舉辦心理講座和減壓課程,協助公務人員疏導情緒、調適及管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