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到晉朝
坐在窗前,望着人來人往的街道,心下竟有幾分落寞。在這樣一個車水馬龍、科技發達,但是人的情誼漸漸淡薄的時代,身邊都是人,但無可傾訴之人。我搖了搖頭,思緒隨着風,順着飄飛的髮絲,意外的想到了那個風流倜儻的晉朝……
我想,如果可以穿越時光,我最想回到東晉時期去。我想看看那個時代的瑰寶——有名人雅士創作的蘭亭集,有玄儒道佛多門學問,有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晉朝。
驀然間,像是來到了莊嚴的佛寺,燃着的青燈包圍着古佛,虔誠的僧人低頭坐禪,一眉目單純的少年正持着畫筆繪製巨大的壁畫,一個仙風道骨的老人則站在一旁,指點着少年。那龐大的佛像像是可以攝人心魂一般,將我的視線牢牢地鎖在上邊,每一筆,都好像畫在我的身上,那麼深刻,讓人無法遺忘。
忽然間,老人的一聲“愷之”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等等,愷之?那個東晉時期著名的畫家顧愷之?那,我現在就是身處東晉時期!這,就是瓦棺寺,而顧愷之所畫之畫便是那幅名傳千古的《維摩詰像》。曾在網上看到相關的資訊,今天竟是可以觀賞到繪畫的過程,讓我欣喜震撼。每一筆都是獨立的生命體,絢麗的色彩則為佛像增添了莊嚴與神秘的色彩,將佛典的玄妙淋漓盡致的展示了出來。為什麼《維摩詰像》是出彩的佛像,不僅僅是因為佛教的廣大,也不僅僅是因為佛寺的出名,更多的都還是畫像本身那種給人微妙的感覺。不是最驚艷,但絕對是最吸引你的,它奪目的用色,既是大膽,又是對佛的另一種理解。
又是一晃眼,那青燈古佛彷彿只是一陣雲煙,消散了。出現在我的眼簾前的,卻是一場鵝毛般的大雪。我不解,四處張望着,只見幾個孩童圍繞着一個滿面慈笑的男子,只聽那男子一句“大雪紛紛何所似?”像風吹開了迷霧,思緒也漸漸清晰起來,這,不就是著名的《言雪》嗎?想必,這個男子就是東晉的宰相——謝安了!那麼,那個昂首挺立的妙齡女子,想必就是謝氏的芝蘭謝道韞了。果真,當飛落的雪花從小顆粒般轉為鵝毛狀時,謝道韞開口了,那伶俐的小丫頭,信手拈來的說出了那句千古佳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點點頭,對他這個小侄女滿目的讚賞,哈哈大笑,表示謝道韞拔得了今日內集的頭籌。
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既把握好了雪形態的轉換,將人們的思想從剛剛的粒雪而變換到了片雪。不僅文辭優雅,題材新穎;又如謝道韞三字一樣,給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而且,還巧妙的與謝安的問句形成聯句,亦壓了尾字之韻調。好,而巧思也。
其實,東晉所給我的印象與記憶並不只這些,但是,若問我內心深處,記得最深的始終都是《維摩詰像》,和那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這就像一個記憶點,表達出了並不太尋常的感受,一個濃墨重彩,一個奇思妙想。這就是我印象中的東晉,這就是,我所想的人生。
田筱臻 培正 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