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情人節冷清現象
不難發現,今年情人節似乎沒有一點水花,既難見商家推廣促銷,也少見朋友圈曬禮物,這與歷年情人節的熱烈濃郁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人說,今年情人節恰逢春節,大家心思都放在過年上;但過往兩者重疊的概率一直很高。今年的情人節靜悄悄,會不會有別的原因?
商家的促銷仍放在過年主題上,所以沒有搞情人節行銷。問題在於,只要有助於銷售,商家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讓顧客掏腰包的噱頭與由頭的,在年節主題上疊加一個愛情主題,不是互相內卷,而是錦上添花,何樂不為?
或許一些跡象早在去年七夕就有顯現。當時有個熱門話題:“舔狗經濟崩盤”。短視頻平台上,多個“教男生買禮物”的視頻下,一邊倒地吐槽,還有人直接開罵。甚至有男生挖苦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清明節,每一個節日都要給女朋友送禮。對年輕男性來說,這種不對等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在心理上產生了剝奪感與不公平感。
浪漫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成為了討論的焦點。有人認為,生活需要儀式感,浪漫的節日能給人帶來愉悅和幸福感,值得慶祝和紀念。也有人認為,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遠比浪漫情調更現實和重要。在經濟壓力下,追求浪漫可能會成為一種奢侈,對生活品質的提升並不見得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作為一個節日,情人節的本質應是傳遞愛與溫暖,而不只是商家的促銷活動;應該從心靈深處去感受愛的意義,而非被外界的物質和噱頭所左右。深入思考情人節的冷清現象,可看到其中蘊含着更深層次的社會現象和價值觀念。
仙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