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焦慮
雖然常逛書店,但鮮少流連於心理類書籍區的我,最近才發現關於心理健康的書籍,在書店所佔的比例竟然那麼高。一些名字十分類似的書,排在一起,甚至能放滿整個書架。這類書籍的作者,要構思出足以令人眼前一亮的書名,想必也頭痛不已。
來勢洶洶的心理健康書籍,也反映出現代人的心理問題,已經變得相當普遍。各種不安、焦慮,不知不覺間已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嘗試了解,並想方設法去克服。
人類的演化和其他各種動物一樣,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演化出各種有利生存的形態。但現代社會自工業革命以來,對於科技的重視,使社會環境的發展和改變既迅速又猛烈,遠超物種能適應並演化的速度。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層面,人類都反應不及,顯得無所適從。
回想起農業社會的人類生活,辛勞,卻相對簡單直接,沒有憂心焦慮的力氣和時間,只有今天的收穫與明天的計劃。不像今天,人們努力地將自己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發明各種便利生活的機器,讓機器代替人們勞動,人類突然賺取了大量時間,卻不懂得如何花費,於是開始習慣面對電腦和手機,讓各種情緒和焦慮,透過互聯網,如病毒般傳播開來。我們無需出門,便能窺視更多朋友、甚至陌生人的生活,表面上,人與人的關係似乎變得更緊密;然而,我們又無法適應如何在沒有見面的情況下,與他人交流互動。
不久的將來,隨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大部分人可能都會失去工作,或需再次改變工作的形態。雖然這並不代表無法賺錢生活,但很有可能會擁有更多工作以外的時間,令我們的內心更容易被各種想法佔據。於是,心理健康的問題將日趨嚴峻,如何與我們的各種負面情緒共存,是我們此刻的重要課題,也將成為如認字和書寫一般的基礎生存技能。
古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