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演藝在深圳
最近本報“演藝”版作者尼修斯寫了一系列〈演藝之都,深圳?〉文章,已沒到過深圳十多年的我,慢慢在文章敘述中拉出過去澳門劇場和文化記憶。正如尼修斯所言,澳門曉角劇社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已到深圳演出過《羅生門》一劇,後來隨着藝穗節與深圳大學的交流,兩地在二○○○年後有長達十年的戲劇交流關係,乘着“創意市集”、“藝墟”、“文創產業”的興起,後來也有很多本地藝術家和創作人在民間或文化局組織下到深圳的創意市集擺攤,或在文產博覽會上展示澳門的創意商品。隨着近年很多本地劇團將作品的對象瞄準不同粵語地區,深圳也是澳門劇場作品向北發展的一個重要地點,早前被文化局取消演出的《造美之城》,也是不久前在深圳蛇口戲劇節中上演過的。
翻閱今期《廣東藝術》和朋友送來的蛇口戲劇節特刊,看到很多熟悉的澳門名字,有製作人介紹了澳門昔日藝穗節的光輝,也有年輕澳門劇評人沅泱的論文,述及澳門破藝術工作室的《我想行開吓》一劇。《廣東藝術》雜誌與蛇口戲劇節策動的“新空間演藝”中外論壇,看似自創新詞來概括已老的“環境劇場”、“特定場域表演”,以及近年被大家用到爛的“沉浸式”,但在這個論壇中也看到這個“創新詞”,其實也反映了一些它們自身的社會文化脈絡。在很多人印象中,內地的藝文發展都傾向“傳統”,甚至相對港澳地區“保守”,然而只要看看這一期《廣東藝術》“新空間演藝”專刊,以及細閱蛇口戲劇節的節目內容,你會驚訝整個開放的創作氛圍。
戲劇節的主事者不少背景都是金融業相關的,卻同時對藝文發展的觀察十分專業,那些非常規、衝擊觀眾固有藝術尺度的演出作品,在他們眼中,是可以煥發城市活力,呈現自身獨特性的文化品牌。
(新空間演藝 · 一)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