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春到 匆匆春老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踪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以上這闋《清平樂》是黃庭堅之作。詞人從惜春到尋春,從希望到失望而至絕望,始終留不住春,確是匆匆春到,匆匆春老。如今隨着春的歸去,遊客也歸去了,一切回復到往常,不經不覺已過了“人日”,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為人日。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東方朔《占書》曰:“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豬,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
李清照的一闋《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四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很明顯這闋詞寫於人日,每年的正月初七,婦女用金箔鏤刻人像或用彩綢做花卉等首飾,即人勝。這一天的夜晚,蠟炬通明,在燭光的映照下,詞人頭上戴的鳳釵閃閃生光,自己感覺到貼在釵股上的人形金箔也非常輕。這明裡是寫客觀事物:“鳳釵明”和“人勝輕”,詞人的心情也似乎恬淡安閒,實則隱喻着更深的意義:用燭光的明亮來反襯詞人心情的暗淡,以鳳釵和人勝來襯托詞人的孤獨與寂寞。
人是感情動物,時歲、寒暑、陰晴都會受到影響,以詞人當時境遇,確實是“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