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2月12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紙上掌勺)新年“首吃”

新年“首吃”

正月初一,南方講究吃手工包的湯糰;正月十五,北方喜歡吃滾出來的元宵。一個“包”一個“滾”,體現的是圓子不同做工,無形中,還將新春節慶作了“首尾相繼”,寓意傳統年俗吉祥圓滿。

通常用糯米製成的球形食物,統稱為湯糰或圓子。早在宋朝,圓子煮熟後浮在水面,稱“浮圓子”。以意為之,它應是始初的湯糰,據傳盛行於浙江寧波一帶。原來寧波豬油湯糰,淵源有自,成為圓子中的“天花板”不足為怪了,而且一直是頗有儀式感的新歲“首吃”,深深嵌入傳統民俗的基因。

年初一早上,案頭除了擺放香花果蔬外,我習慣盛上一碗甬式年團,感覺這才是視覺與味覺璧合的“歲朝清供”。當吃完熱騰騰的湯糰,福至心靈,再從容進行其他的年事。

從前年腳下,弄堂裏充滿了煙火氣,家家忙於備辦年物或節貨,最鬧猛的是加工包湯糰的水磨粉。那時誰家若有石磨盤,很吃香,一定被街坊爭相借用;一戶磨完,另一家接續,日夜不輟地周轉。

想起昔日的鄰好與石磨盤,前者“東壁餘光”不再,後者“天命有歸”改作裝飾物,讓人感懷。

自小在井閭的環境中長大,適逢十年動亂,讀“正書”無興趣,學“雜玩”來得上心,所以不成器;可倒是學會包搓湯糰等一些與年齡不符的“拿粗挾細”。

那時先把糯米淘洗後浸上一兩天,將其泡軟;研磨時不疾不徐,一小勺帶水帶米,交替加入磨眼中,再用米袋盛接磨出的濃稠米汁。瀝乾水後的水細磨,做湯糰糯性可塑,綿軟適中,嚼不黏牙。

凡吃慣寧波豬油湯糰的人,往往不會再吃其他的湯糰,這還與“三合一”的餡料不無關係。它選用新鮮的豬板油,剝去筋膜,切碎放入黑芝麻粉及糖粉,也叫黑洋酥。由於芝麻屬油溶性子實,只有油脂才可化解,在添加甜味之後,馬上衍變出誘人的“糖舌蜜口”。好在機器生產乾的水磨粉和黑洋酥成品現在都能買到。不妨捏成黑洋酥小劑子冷藏,想吃,只需揉和適量的水磨粉,湯糰唾手可得。此外,超市有速凍湯糰,可做不時之需。

每到年關,街上有名的糕點門店,購買手工湯糰的隊伍,肩挨肩,腳碰腳,而我“不因人熱”,在家隨時能吃自產的湯糰,全靠薄技所賜。當然,動動小手下單,電商片刻會將湯糰送達。

我認為豬油湯糰不適合外賣,唯有堂食才可體味黑白間的甜香軟糯。在咬破湯糰皮的瞬間,略感燙嘴,吹口氣,再聚攏嘴唇吸到流淌出蜜蜜甜的黑洋酥濃汁……

過年了,怎麼忍心再叫奔波一年的快遞員,冒寒為己跑一單湯糰?趕緊催其早早回家,也讓辛勤小哥共享湯糰蘊含的天倫之樂。

謝震霖

2024-02-12 謝震霖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19577.html 1 (紙上掌勺)新年“首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