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與“不控”
近年突然冒出一組潮流用語,來形容一個人喜歡某樣東西且十分着迷,就是“甚麼控”。引號裡的“甚麼”可以填上任何物品,只要想得出,就能成為某一種“控”。以下列出數個例子,比如常見與飲食相關的“芝士控”、“咖啡控”,與日用品相關的“文具控”、“眼鏡控”,甚至是表現一種風格的“格子控”、“無印控”等。不設上限的分類,使它的可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漸漸成為人們在社交上的破冰話題。
“控”一詞由日語“情意結”的簡稱音譯而來,最初的詞義是指壓抑在心中而不被意識到的情感,後來便發展為“愛好者”、“發燒友”的代名詞。在某個名詞後加上“控”字,即表達極度喜歡該事物的意思。
一個人的喜好和厭惡不但展現出個人風格,也透露出內在的心理狀態及性格特質。既然“控”能成為社交場合中的破冰話題,意味着它有機會進一步發揮橋樑的作用,協助人們在群體中尋找並配對同溫層。簡單來說就是把人分類,擁有不同愛好的人會自動組成一個小團體,而與之相反的人必然構成另一個新團體。
如果只能挑選一種由心而發的、喜愛的東西,我應該會毫不猶豫地投給食物。雖然保持體態需要自制力,但我尤其喜歡吃高熱量且“恰人食”的榴槤和肉桂,特別是當造季的金枕頭,甜度和綿密度達到近乎完美的平衡,冷藏後食用風味更佳。而後者的香味濃烈,微辛帶甜,製成肉桂卷後淋上糖霜,再配一杯肉桂拿鐵則是“肉桂控”的摯愛。不過它們的味道評價相當兩極,人間美味和其臭無比只是一線之差。
喜歡和不喜歡某事物各有擁護者,既然有“控”來表示喜歡,以後會出現哪些表達“不控”的用語呢?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