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4年01月30日
第B12版:科技
澳門虛擬圖書館

水下機械人可擁有“觸覺”?

斯坦福大學此前研發的Ocean One水下機械人

在澳大利亞昆士蘭拍攝的大堡礁海域珊瑚礁

新技術利用磁彈性效應開發出一種柔軟、防水的“人造皮膚”。

水下機械人可擁有“觸覺”?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技術,能使水下機械人擁有“觸覺”,在抓取海洋垃圾時減少對海洋生物的傷害。

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他們利用磁彈性效應,開發出一種柔軟、防水的“人造皮膚”,可將觸覺刺激轉換為磁場變化,再轉換成電信號,供人工智能系統解讀,從而讓水下機器人能擁有“觸覺”。

磁彈性效應指由於應力或應變而引起的磁性材料磁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研究人員將“人造皮膚”連接到機械臂上,讓機械臂隨機抓取海蝸牛、扇貝、海星等海洋生物以及瓶蓋、紙杯、塑料瓶等海洋垃圾樣本,發現“人造皮膚”可以幫助機械臂識別這些物體,分類準確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五。

這一新技術的出現,為解決海洋垃圾問題提供了一種有效手段。在回收海洋垃圾的過程中,機械人可以利用“觸覺”感知垃圾的種類和位置,從而在抓取垃圾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海洋生物的傷害。此外,這項技術在深海生物採樣、海底採礦等領域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通過運用這種“觸覺”技術,我們可以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同時,更加高效地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

以中國為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保護至關重要。這一新技術的研究成果,將為我國海洋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開發提供有力支援。在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類似的科技創新,助力海洋事業的繁榮發展,實現人與海洋和諧共生。

月 比

2024-01-30 月 比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16920.html 1 水下機械人可擁有“觸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