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話春聯
春節快到了,在我的心目中始終都認為這才是新年。“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這樣才有點氣氛。相傳最早的春聯起於五代後蜀時的孟昶,當時他令學士辛演遜題桃符板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兩宋之際,春聯已盛行於民間,明太祖朱元璋向朝野大力推廣,到了清代,成為最出色的黃金時期。
民國十一年十二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武進胡君復收編的《古今聯語彙選》上、中、下共三冊,其中的內容涵蓋了名勝、園林、祠廟、剎宇、慶賀、哀挽、宇、學校、會館、戲台、雜題、投贈、諧謔、諺語、雜綴等,再不限於“新年納餘慶”的應節小品,而是成為一種文體,特別在於傳統的律詩中的支柱。
近人梁羽生,除了是一位文學家、報人、武俠小說能手之外,還有一個外號“聯癡”。他收集了古今聯語不計其數,結集為《名聯觀止》,分成上下兩冊。該書開宗明義第一對是“孫行者”為上聯,下聯是“胡適之”。這是一九三二年,清華大學新生入學試,國文一科由名史學家陳寅恪出的題目,結果一半考生交白卷。當時正值提倡白話文運動,有人攻擊陳寅恪此舉不合時宜。陳出來答辯,指出做對子最易測出學生對中文的理解程度,因為寥寥數字已包含對詞性的了解,以及平仄虛實的運用。對聯在各種文學形式之中字數最少,但卻最富於中國文學的特色。經他一説,化解了一場風波。
至於商務印書館的《古今聯語彙選》有童松君《雕玉雙聯選》分詠:“一江夜雨連天碧;十畝春風遍地黃。”這是詠水與菜花。又:“湘靈一曲留餘韻;魯壁千秋賸古文。”這是詠瑟與《書經》。紙短聯多,未能盡錄,就此擱筆。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