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宏觀戰略思考:“文旅+”“教育+”“金融+”
——基於澳門回歸祖國廿四周年的宏觀視角
不謀劃未來,就沒有未來。特別是新冠疫情三年過後,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二○二四至二○二八年)諮詢文本已正式發佈。在文本發佈之前,中央明確表態:經濟適度多元不是選擇題,是必做題。諮詢文本的出台,澳門特區政府需要重點統籌謀劃、綜合平衡好五個方面關係:一是“一元”與“多元”;二是保護與開放;三是融入與特色;四是“引進來”與“走出去”;五是市場與政府。《二○二三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二○二四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將“1+4”從策略提升到“規劃”。“1”就是按照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要求,促進旅遊休閒多元發展,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4”就是持續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板塊發展,着力構建符合澳門實際且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既然是“可持續發展”,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一錘子買賣,就不能只是“就口號說口號、就方向說方向”,而是必須緊扣澳門經濟的基本面、夯實基本盤,做優做強優勢產業、做實做好配套產業,實現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新跨越、新躍遷。
基於澳門回歸廿四周年的宏觀視角,在錨定“1+4”規劃的前提下,需要將澳門的傳統優勢產業再細化、再聚焦,找準切入點、找好落腳點、找對發力點,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進而更好統籌當前澳門經濟佈局,快速有效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博彩業之外,澳門最大、最富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是旅遊業或文旅業,這是本文的切入點,也可以視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題眼”:做強做精做優旅遊業,適度增加文化元素,培育新時期的澳門文旅業,即“文旅+”;圍繞文旅業發展方向、需求和前景,優化現行普通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學科結構,為文旅業提供更多智力支援、人才支持和願景支持,即“教育+”;同時,圍繞“文旅+”“教育+”,因應低碳時代發展要求,盤活澳門金融資源,做出澳門特色金融的特點來,為“1+4”規劃注入更多源頭活水和更堅實的實體經濟支援血脈,即:“金融+”。
一、全面發力“文旅+”,打造澳門發展的新ID。
自澳門回歸以來、特別是CEPA簽署以來,旅遊業一直是博彩業以外澳門經濟發展的“頭牌”,正是頻密的客流量把澳門塑造為一名國際化程度極高的旅遊城市。包括“1+4”策略的“1”就是圍繞旅遊做大文章,二○二三年重點“推動綜合旅遊休閒業多元發展”:積極透過旅遊跨界發展,加大旅遊業與美食、研學、體育、科技、文創、會展、大健康等產業聯動發展。“跨界發展”,就可以視為“旅遊+”。之所以有這個“+”,意味着單純發展傳統旅遊業,既不適應澳門“一中心”的定位,又不能滿足遊客對澳門的新期待,又不適應澳門。新時期旅遊業的發展,對澳門深度挖掘旅遊業資源、前景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正視澳門單一旅遊業的短板問題。從先天資質上看,澳門人多地狹,自然資源稟賦不足,缺乏大景點、大景觀或類似橫琴長隆這樣大型遊樂場所,雖然有評選過澳門八景、新八景,但均屬於具體而微的“盆景”,精緻有餘、輻射不足,旅遊衍生品較為欠缺,吸引遊客逗留的時間比較有限。同時,澳門入境客源也相對單一,對內地依賴性過強,入境客源以內地為主體,其次為香港、台灣,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遊客較少,側面表明對其他地區的吸引力比較有限。從行業結構上看,剝離開博彩業(娛樂業),澳門當下的旅遊乏善可陳,依託賭場的旅遊資源相對單一,基本上形成以娛樂場為中心的“吃、住、行、遊、購”。遊客出了賭場,就像出了網吧或遊戲廳一樣,其他可遊可去的景點有限,不少遊客直接坐“發財車”返回,甚至連手信也是在關閘附近採購,導致澳門深度旅遊的空間不夠充分,或者說存在盲區。從產業佈局上看,傳統旅遊業過度依賴博彩業,酒店、商場等基礎設施發展過多、過濫,同質化嚴重,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的情況比較突出,而且基本上是博彩業的配套設施,直接矮化了旅遊業的定位和層次。
另一方面,旅遊業需要及時注入文化元素。二十多年過去,酒店、餐飲、購物的套路,對澳門的歷史文化、當地特色與世界遺產了解不多;即使前往景點“打卡”,也是走馬觀花、抹完嘴拍完照就走,又加劇了旅遊結構的畸形化。久而久之,澳門旅遊業在“民豐物阜”的表面之下,“文”的方面比較欠缺,中西合璧文化內核的魅力還沒有充分挖掘出來,離旅遊“勝地”和“一中心”的定位還存在一定距離。這就是需要旅遊業注入更多“文”的元素。座落於南粵科技園內的澳門咖啡,其脫穎而出填補了澳門特色、中葡元素、“一帶一路”路徑等多元特點疊加的空白,澳門需要更多這樣類型的企業。
一是準確把握“綜合旅遊休閒”方向,破除大部分遊客對澳門就是“賭場”與“商場”的印象,重點以旅遊業為主幹開枝散葉,依託現有旅遊資源,深度挖掘澳門的歷史文化、特色建築、葡國美食和風土民情等潛在優勢資源,完善澳門世界遺產保持機制,不斷充實“一基地”內涵,塑造獨具澳門特色的文化之城。
二是穩妥推動產業內外聯動,結合人們越來越注重節日儀式感的旅遊趨向,抓住體育盛事和節慶活動對旅遊經濟的明顯帶動作用。二○二三年以來,體育中心、各娛樂場、綜藝館等相繼舉辦一系列來自歐美、港台和內地的知名音樂人、樂團的演唱會,舉辦了一系列網球、乒乓球、桌球、馬拉松等國際賽事,展示了澳門舉辦國際大型文體活動的能力,在製造豐富話題的同時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拉動住宿、餐飲、零售以及航空消費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接下來,可以在深挖重大文體活動、盛事的品牌效應和外溢效應,吸引更多優質人才、優質資本投入澳門文創事業建設,形成“文旅+”的最大合力。
三是深入挖掘澳門主題的文創IP,文旅部門可以嘗試牽頭,參照近年熱播的《灣區兒女》、《珠江人家》等具有顯著地域特色的、反應當地民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影視、文學、音樂作品,從不同角度宣傳澳門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反映澳門人的包容胸懷、家國情懷,吸引外界更多關注澳門、關注澳門人的方方面面,進一步深化和創新澳門旅遊主題。
再一方面,全面推動旅遊業轉向“文旅+”。“文旅+”既是文化與旅遊的重組、再造,又是二者的優化升級。通過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內的要素重組重構,推進不同產業相互聯結、共同發展,特別是通過旅遊設施組合的優化、新景點的打造、消費鏈條的創建、差異化服務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澳門文化資源原生、再生、再創能力,有效延長遊客沉浸式旅遊體驗的時間。
一是賦予“文旅”更多、更豐富的內容。通過軟硬體設施的連通度、服務提供的周全性,提升產品內容的豐富性、旅遊體驗的滿意度,留住旅客,逐漸從博彩享樂、遺產觀光向多元體驗型過渡。借鑒歐洲城市復興理論,沿着“清理老舊城區──鄰里重建──社區更新”的脈絡,將城市規劃、設計、改造與景區融為一體,甚至將特色社區、片區打包塑造成新景區。例如氹仔官也街屬於近年來塑造較為成功的案例,兼具人氣、煙火氣與商業氣,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澳門的旅遊形象和標識。路環荔枝碗舊船廠改造,走上本土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設計路線,有效平衡了郊區建設、城鄉改造,協調旅遊與環境之間的均衡發展,又與周邊村落風貌相結合,賦予了較強的澳門色彩。再如,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疊石塘山片區、始祖文化村、黑沙海灘、九澳村片區,近年來已經穩健開發,相關步行徑、綠道建設初具規模,但景點比較分散,還沒有連點成線、以點帶面,如能在規劃設計、景點分佈上增加更多當地特色、民俗文創、綠色低碳和和諧生態元素,就有很大機會打包成為新的文化大景區。
二是有計劃推出更多“文旅”主題活動。大的方向上,需要在高效盤活現有旅遊資源的基礎上,推動各種旅遊資源協同發展,兼具文娛、休閒、會展多種載體,打造澳門旅遊新品牌。以會展交流為例,結合市場需求、遊客興趣,參照歐美日藝術展,定期發佈展覽資訊,可以舉辦文博、瓷器、電影、國際圖書、低碳成就、電子產品、虛擬現實、戶外裝備等主題的博覽會,每月不同主題、每月都保持熱度和新鮮感,以吸引不同領域的遊客。
三是積極參與大灣區城市文旅資源融合。澳門旅遊業的發展,不是孤零零一個城市埋頭發展,而是要立足澳門、跳出澳門,在參與、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加快與內地及香港的合作,在大灣區發展及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中,構建“大協同”模式,促進區域旅遊合作達成共識,實現澳門旅遊高品質發展。重點在於推動大灣區文旅資源互補優勢,拓展文化傳承空間,打造完整的、互融互通的文旅生態產業鏈,釋放“文旅+”發展新動能,賦能傳統文旅行業轉型提質,培育新應用、新場景,構造新體驗、催生新業態,前瞻佈局數字創意文旅產業集群,才能在保持澳門特色的同時,又在“文旅+”方面全面發力、開花結果。
四是推動科技賦能文化產業發展。順應線上化、數字化、智慧化的新一代辦公趨勢,結合澳門傳統地標建築和歷史文化標識,以數字科技賦能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值,聚焦生成式元宇宙、數字創意、AI技術三個前沿領域,借助AR技術創意模式進一步豐富觀眾體驗,積極開展數字文博、雲展覽、雲演播、網絡直播等服務,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發展,啟動“文旅+”新業態,促進文旅+”向數字化、智慧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五是合理借助高端主流媒體,全方面、多角度展示澳門的風采風貌。近年來,澳門特色美食以不同形式登上CCTV,吸引很多內地遊客前來“打卡”;二○二三年,CCTV又聯合特區政府,專門錄製播出了大型文旅美食節目《澳門雙行線》,全方位展示澳門中西文化的交融薈萃、獨有且熱情的生活面貌和城市內涵。正所謂“居高聲自遠”,高端主流媒體自帶廣告流量,是最直觀、高效的宣傳推介載體,將來可以加強與中央、廣東及海外知名媒體加強合作,在不同細分領域、面向不同受眾,製作播出專題宣傳片、紀錄片,吸引全球遊客前來澳門體驗別樣風采。
二、全面發力“教育+”,服務澳門經濟高品質發展。
作為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除了澳門本身“先天不足”之外,就是“後天濡養”不夠充分。主要是受博彩業擠壓,整個社會對旅遊產業本身的投入不夠,缺乏對應的旅遊專業性人才,大部分高學歷的人才又不願意從事旅遊業,導致從業人員競爭力低。加上單一旅遊業具有明顯的脆弱性,加上長期存在對消費的過度倚重,直接淡化對本澳文化的厚植、傳承和推廣。這種情況,在“1+4”和博彩業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可以理解為“文弱”──普通高等教育與文化事業的相對薄弱,沒有很好服務好經濟社會的實際發展,勢必對澳門普通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簡單說來,就是不能單純離開社會經濟空談教育。教育除了引導學生“仰望星空”,大力培養健全人格、拓展視野、改善知識結構、充盈靈魂之外,還需要“腳踏實地”,聚焦社會需求、就業趨勢、發展前景和學生的職業生涯等內容,就是本文提出的“教育+”。具體需要重點把握四個方面內容。
第一方面:及時止損,摒棄傳統教育存在的弊端。
教育方向上,澳門高等教育秉承“教育興澳”與“人才建澳”原則,通過高等教育反哺本澳發展,自然而然強化了本位主義,教育優惠政策、優先舉措向澳門籍生涯傾斜,導致了目前的高等教育事業的自閉式發展。對於受過澳門普通高等教育的畢業生而言,幾乎面臨着“在澳千日好,離澳片時難”的困境。
教育品質上,澳門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四個欠缺”,即:科研與學術深度合作比較欠缺,產學研一體化領域幾乎為空白;優勢學科設置比較欠缺,“高精尖缺”尤為缺乏,還沒有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人才培養方面比較欠缺,研究型人才梯隊建設尚未成形,對澳門、大灣區科技領域的支撐存在明顯短板;澳門普通高校學生競爭力比較欠缺,主要是受限於缺乏競爭的社會環境和優於周邊區域的中學教育,畢業生在校學習意願低、畢業後繼續深造意願低、從事競爭性行業的意願低,反過來又制約澳門高校的教育品質,削弱了高校自身的競爭力。
教育國際化不高,內地師生數量過多,反而是發達經濟體來澳攻讀學位的優秀學生過少,主要是澳門高等院校入學門檻整體偏低,前來就讀基本是“打一圈、拿文憑”,將澳門作為留學海外的中轉站,長期以往容易把澳門大學變相降級為繼續深造的“墊腳石”。
教育與社會黏連度不高,高等院校與社會經濟產業及民間組織聯繫較弱,高等教育服務社會的能力不強,還沒有為“1+4”產業格局充分供應對口的優秀人才,社會經濟組織對高等教育發展不甚關心關注。這些弊端意味着現代教育不能“自娛自樂”,而是需要積極走出“象牙塔”,積極與社會互動,獲得更多的人力、財力、文化、資訊資源,從而保持長久活力和引領社會發展的能力。
第二方面:提高站位,對標世界一流高等院校。
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是立足澳門、服務澳門、又不用局限於澳門,需要及時轉變澳門傳統觀念中狹義的“本位主義”、“為本澳服務”的觀念,將澳門的發展置於大灣區、置於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中去統籌謀劃。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與澳門特區政府第二個五年規劃(二○二一至二○二五)、“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大灣區建設規劃,逐步明確澳門高等教育區域、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與定位,積極開展與大灣區高校、內地著名高校、葡語系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之間的交流合作。同時,適度參照香港、台灣重點高校辦學模式,提升澳門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推動本澳高校發展水平向國際一流高校發展水平靠近,強化澳門高校在大灣區高校群中的競爭力。同時,要樹立多元人才培養觀念,努力打造面向澳門多元經濟和輻射大灣區發展的科技創新型人才輸出地。本澳各高校要加快理工學科建設步伐,主動攜手政府、市場和高校,推動政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建設,補足科技人才培養短板,提升澳門高等教育科技服務能力。 (上)
南粵集團副總經理兼總法律顧問
澳門法律工作者聯合會副監事長
喬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