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2月14日
第B05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剩卅八人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剩卅八人

據中新社消息: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八十六周年,親歷浩劫的人早已白頭,但對真相的傳承跨越時光,不分老少。

作為歷史見證人,白髮蒼蒼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等人,坐在公祭隊列的前排。從滿頭青絲到鮐背之年,他們一遍遍自揭傷疤、講述親身經歷,人生垂暮仍努力堅持。時光流逝,能如常參加國家公祭儀式的老人越來越少。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卅八人。

古城南京今非昔比

十三歲的李玉瀚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的外曾孫,他加入了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隊伍。當天上午,李玉瀚在學校參加公祭相關的朗誦活動。這位小男子漢感到肩上擔子很重:“我有責任把我們家的故事、這段歷史,繼續講述給更多的人聽,讓他們去了解、去知曉。”

時隔八十六載,古城南京已今非昔比,市內十七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同步悼念浩劫中逝去的生命。長江畔的中山碼頭叢葬地,日軍曾於周邊以機槍射殺難民,棄屍江中,如今的濱江帶風光旖旎,巨輪在“黃金水道”中緩緩前行。北極閣叢葬地曾殘骸盈街,伏屍塞道,如今是半山花園,青柏成林。當凄厲的警報聲響起,車輛停駛,人們駐足默哀。

永世銘記歷史慘劇

二○○五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趙龍,提交了《關於將每年的十二月十三日定為國家公祭日的提案》。作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首倡者,趙龍表示:“我堅定地認為自己做了一件正確的事、值得去做的事。”在他看來,使世界永不忘記,讓國人永世銘記,正是國行公祭的意義所在。

歷史面前,無人是孤島。過去連接着現在,也與未來相通。從面向全球、廣徵文物,到活化史料、推進藏品數字化,再到展覽“走出去”、讓文物藏品從庫房走向全球公眾。紀念館館長周峰表示,不僅限於紀念館現有的十九點三萬件(套)藏品,海量書籍、影像等證據匯成“記憶之庫”,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共同體正不斷被構建。

“鐺、鐺、鐺……”低沉鐘聲回蕩,打破了集會廣場的寂靜。數千羽和平鴿振翅騰空,在南京城上空久久盤旋。

2023-12-14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7734.html 1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剩卅八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