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創作初心不絕種
偶爾也想看輕鬆一點的書,《瀕臨絕種動作圖鑑》這個書名看起來就有點兒鬧着玩似的,然而書的副標題卻是“即將走入歷史的一百種動作”,一下子好像又有些認真了。
作者藪本晶子是位“九〇後”的日本視覺設計師,本書是作者就讀於東京藝術大學時的創作,並匯集成圖鑑的形式。筆者頗喜歡看畢業生及大學生的藝術創作,裡面有一份難能可貴的純粹。那份純粹,很多時候或會因漸得的名利、社會地位,或過度思考而日漸消失,卻又不易自覺。這份感受緣於今年看了不少個大大小小的展覽後,最終在十一月觀看於澳門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的“高等院校藝術展”時,被展內的一些學生作品之用心和巧思所觸動;碰巧日前看畢一場聚焦青年創作人的“EXiM2023實驗影像放映活動——學院、學源、學完、學遠”,映後坐談時策展人與一眾藝術家便大談起求學階段時那份創作“初心”的珍貴。
《瀕臨絕種動作圖鑑》作者最初所期待的這個創作,只是希望讀者閱讀本書後,能為日常增添一點樂趣、豐富一下生活,即便這本書不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發表後卻掀起了人們的“集體記憶”,於日本各大媒體話題不斷。
“物品”能被保存、收藏,那麼“動作”呢?這本圖鑑,便集結了作者將自己所觀察到的一百種 “瀕臨絕種動作”,並將之分為六個等級。瀕危等級五:日常生活中已經不會做也看不到的動作,如打井水、倒帶;瀕危等級四:印象中小時候做過好幾次的動作,如打算盤、用小刀削鉛筆;瀕危等級三:以前會做但現在不會做,生活中也不太看得到的動作,如查字典、轉水龍頭;瀕危等級二:這麼一說,其實根本沒在做的動作,如揹小孩、朝筆尖吹氣;瀕危等級一:近年來已經做得沒那麼頻繁的動作,如抄筆記、解開耳機線;最後是瀕危等級〇:目前大家普遍會做,但未來也可能隨時消失的動作,如開車、用鑰匙鎖門。
由於作者是日本人,因此書中有一部分的動作內容,對於非成長於日本家庭的讀者來說是陌生的。比如:在日本的學校教育中受到推廣的抱膝坐,又稱體育坐或三角坐;在公共浴場的休息區喝牛奶時,所採用單手扶腰、雙腳站開的典型姿勢,且一口氣喝完更據說是種基本禮儀;戳破傳統和室的紙門是日本孩童的一種惡作劇;為免在公共場所談論伴侣或情婦的尷尬,以前的男性會比出小指以表示所說的戀人。以上的部分例子,都描繪了一道道日本民間的生活風景,讓不太熟悉日本在地文化的讀者,不期然地讀出了一頁頁的新鮮感。
最後,值得一提身為視覺設計師的作者,對這一百個動作的統一視覺處理及表達——為凸顯這書的一眾主角(即“動作”本身),該一百幅圖鑑中,無半件“物品”被畫其中,猶如舞台上一個沒有半件道具的默劇演員所展現的肢體演繹,當中的難度亦是趣味之所在。
亞 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