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取代的水上運輸
周日,我去接船。許久沒有到外港碼頭了,早上十時到達,昔日人頭湧湧的碼頭,現在只有疏疏落落幾個行人。我將車子停在落客區,像往日一樣緊張兮兮地張望,擔心警察前來驅趕。其實我是過慮了,十來分鐘才有兩三部出租車到來,這樣閒適的地方,哪會有警察干涉?打算去報紙檔買報紙,報紙檔已不見蹤影。初冬的陽光並不灼熱,反而吹來的海風有點寒意,於是便坐回車內。
碼頭由繁忙變成冷清,主因當然是港珠澳大橋通車,金巴除班次頻密外,收費只是船票約三分之一,僅這樣便已註定客輪生意難有起色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的客運碼頭全在內港,當時德星、大來和佛山等大輪船碼頭都在現在的十六浦酒店附近,只是在六十年代後期逐漸遷移到外港。因為這樣的變更,碼頭附近的十月初五街、火船頭街、巴素打爾古街等地,那些靠客輪做生意的店舖便漸漸衰落了,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是現實。不過,這是指與客運關係比較密切的店舖而已,其他方面,例如數以百計的漁船、供應全澳居民生活用品的船隻,以及將本地產品運到外地的貨輪,依然是在內港碼頭起落貨的。
《國富論》的作者亞當 · 斯密是個精於計算的人,他曾經指出從倫敦運二百噸貨物到愛丁堡,如走陸路要一百人、四百匹馬和五十輛馬車,但走水路只需六至八人和一艘船而已。這些話告訴我們,那種運力是具經濟效益的,認識水運好處的人當然不只是亞當 · 斯密,自古以來,擁有優良港口的地方都是經濟最發達的。中國建造的“地中海泰蕯”輪,今年三月啟航,船上可裝載二萬四千多個標準櫃,這樣的運載力可說是天下無敵,也使到水上貨運長盛不衰。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