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對戰魔鬼
——談《自由之聲》
是警匪片,卻捨棄槍彈橫飛的官能刺激;是傳道片,卻少講耶穌。低成本製作《自由之聲》,以真實個案展現當今販賣兒童做性奴的嚴重現象,引發天使與魔鬼的對戰。
米路吉遜任執行監製的《自由之聲》,成本僅一千萬美元,二○一九年已拍竣,版權在當時正在被迪士尼收購的霍士公司。由於影片內容不符合迪士尼政策,被放在倉底。後來製作人員合力買回版權,在今年暑假放映,結果大賣。北美市場狂收一億八千萬美元,踩低《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等大製作,成為今年頭等黑馬。
《受難記》占卡維素在片中飾演專門追捕拐騙兒童的警員,他誓死追查,隻身走去哥倫比亞也不懼怕。為何有這拼命人性?片中沒有多加筆墨,仿如天使般純粹。全片並不注重細節,許多追捕過程比較簡化,罪犯亦不夠醒目,但間接道出人類的魔性:性侵兒童、殺害兒童,刻劃出比魔鬼更惡劣的人性。
主角先“放蛇”成功尋回被販賣兒童,然後再走到哥倫比亞,像老千般設局,誘騙犯罪集團提供兒童,再聯同警方緝捕,過程頗似《Argo救參任務》,情節同樣驚險。後段深入叢林,面對反對軍組織威脅,爭分奪秒救人,反映出落後國家的野蠻暴力與不穩政局。
全片屬警匪片類型,但具有強烈的社會意義。揭開目前兒童被誘騙的苦況,因為帶來驚人收益,而且最大市場在美國。用電影書寫社會現象,讓社會關注,本片無疑發揮此作用,並透過片中一個哥倫比亞監躉,出獄後在犯罪關鍵之際受到“神的指示”,從此改邪歸正,也間接促成片中的救人行動。傳道與主流片結合,本片成就一個典範。
本片猶如天使對抗魔鬼,一個意志堅定的天使,在煉獄中拯救純真兒童,充滿宗教戲劇性,並以濃密音樂及兒童合唱聲作配襯,唱出地獄中嚮往天堂的自由之聲,震撼人心。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