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晶片 得天下?
提起半導體,一般人大概想到用於電子產品的晶片。這個七十年前仍未存在的產業,如今幾乎主宰現代人的生活。就如前美國財長薩默斯所言,論資源爭奪之重要性,半導體之於廿一世紀,就如石油之於二十世紀。
從軍事武器到手機,電子儀器到汽車,無所不在的晶片已成為本世紀全球最依賴的稀有資源。美國之所以成為軍事強權,半導體扮演着關鍵角色;其領先全球的高端科技,全靠矽谷的先進晶片設計。在二次大戰時,轟炸機投下炸彈的準繩度欠佳,促使美國研發機械式的“投彈瞄準器”,把命中率提升,但精準度仍欠理想。後來科學家研究一種叫“電晶體”的技術,並察覺技術的巨大潛力,從而思考如何以更具經濟效益的方式生產。其中一種方法,是將幾顆電晶體擺放在同一片矽晶片上,讓電晶體更好地串接和組裝,這就是現代人熟悉的“積體電路”,又稱“晶片”。隨着技術不斷發展成熟,以較低成本大量生產半導體漸成常態,晶片亦開始從軍事轉為應用於個人電腦和電子產品上。
今時今日,美國依然掌握大半關鍵的晶片製造技術,但中國正急起直追,巨額投資半導體產業;位居供應鏈重要位置的台灣省,面對日本和韓國競爭,以及中美兩國之間的角力,如何保住優勢成了當務之急,這是《晶片戰爭》的核心故事。
《晶片戰爭》除了是一本關於晶片的科普書,更是一部講述國際關係的跨世紀歷史著作。本書作者克里斯 · 米勒是典型高材生,先後在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取得歷史學學士和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弗萊徹學院國際史助理教授。米勒亦是美國外交政策研究院的歐亞主任,經常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外交事務》、《外交政策》等媒體撰稿。
在《晶片戰爭》中,米勒從歷史角度,探索半導體如何演變成當今國際地緣政治的風暴中心。本書按時間順序,透過講述半導體晶片發展、技術突破及其戰略應用,讓讀者有機會了解一段精彩絕倫的冷戰史。根據作者的分析,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發明半導體以來,美國就將晶片廣泛應用於其軍事及航天計劃之中。例如阿波羅太空船,就是利用最早發明的一批晶片作引導,最後帶着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當時晶片產業的大客戶,幾乎都來自美國的國防產業。換句話說,沒有五角大樓的訂單,就沒有之後的矽谷。踏入六十年代,美軍發現半導體將為世界奠定一種全新的戰爭方式,越南便成了美國測試飛彈技術的實驗場地。譬如在越戰當中,美軍使用的雷射導引飛彈,便是將其先進的運算能力應用於軍事系統的典型例子。到了七十年代,蘇聯非常擔憂美國遠距精準打擊的能力。這個共產國家雖然有自己的晶片產業,但一味強調“複製”,最終無法跟上矽谷創新的速度。由於缺乏對運算能力與軍事應用的投資,蘇聯在美蘇軍事競賽中漸處劣勢,最後不只拖累其國家經濟,更決定了冷戰的最終結果。
米勒在書中引用大量論據,無非要得出以下結論:現今的晶片行業,不只決定着全球的經濟結構,亦同時左右着國際地緣政治力量的平衡。中美的晶片戰爭,不過是回歸歷史,繼而成為未來的新常態。
王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