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批判一代梟雄
——談《拿破崙》
大導演列尼史葛相繼拍攝古裝大片,在現時追求特技動作片熱潮下,仍然找到資金拍攝,讓人佩服。八十六歲的他,已不再追求純粹的千軍萬馬,在《拿破崙》中道出不息戰亂、貪婪權力、醜惡人性、人的渺小等,延續《萬惡金錢》、《最後絕鬥》、《GUCCI名門望族》等幾齣前作主題。
《拿破崙》一開始是法國大革命結束,皇后被斬頭,罕有的特寫鏡頭,率先突出暴力;繼而是華堅馮力士飾演的拿破崙,說出戰勝先要奪炮的道理,一語道破武器是戰爭核心。幾小段構成的前奏,道出暴力橫行、戰火不斷的世界。
大時代催生英雄。拿破崙以精準戰術連場獲勝,並隨着政治派系鬥爭而一步一步成王,寫出陰謀不斷的政治國度;同時借國與國之間的聯盟與開戰等多變關係,強調敵我難分的國際時局。影片營造出這樣的一個戰爭年代,折射出不斷鬥權、鬥火炮的現象,一直循環不息,借古諷今。
拿破崙是舉世知名的梟雄,但在影片中卻是奇怪人物,表情呆滯,有時怪笑,形象半正半怪。華堅馮力士演出深沉且難以被人看透的心情,脫離了傳統的威猛形象,而且“英雄難過美人關”。他與妻子關係是全片重點之一,背叛、慾望、諒解,交織得既愛又恨;幾封書信、幾次自白,描繪出他愛妻的感性,從而反映孤寂內心,人性更為立體。
本片由Apple TV出資拍攝,原長四個半小時放在串流平台,現將近三個小時的濃縮版在戲院上映,局部情節難免簡化,但內容豐富,以一代偉人的傳奇經歷來彰顯政權更替的殘酷及女性力量,具有強烈的諷刺力。列尼史葛老而彌堅,幾場大戰拍出磅礡氣勢,方陣戰術的場面讓人難忘;更重要是他剪得緊密,角度客觀,放棄張揚激昂的情緒注入,弱化慘烈感的戰爭戲,讓觀眾冷眼旁觀看拿破崙的人生起伏,從而作出批判、同情、反省。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