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影響命運
我中華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入民間,大都是勞動人民的長期口頭創作、民間傳說,再經文人的加工潤色,便成為了後世的精神財富。
在民俗文化中,章回小說更是深入民心,廣泛傳揚。《三國演義》,更是其中光采燁然的一部巨著。我自小讀課外書,很早便喜愛上了《三國演義》,其中不少故事段落,更是看得入迷。幸而沒有從書中學到權謀機心,爾虞我詐;反而汲取到了不少歷史教訓。
在閱讀該著作中,我有一個最強烈的感受,便是:個性影響甚至決定命運這個概念。
且看書中重要人物,他們的結局都可印證。
先說大眾最欣賞的一位:諸葛孔明。他的個性中,當然是淡泊自甘,看透世情;但他卻有一個“穴道”,被劉備攻下,便是為人重視感恩圖報,一旦被三顧草廬的禮遇所打動,便決定出山,輔佐劉備。雖他“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一路上仍竭盡心力,結果還是“食少事繁,其能久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再說曹操,他的個性一是喜歡猜忌,二是喜歡“戴高帽”,且看他對落魄時的劉備,便“煮酒論英雄”以猜試之,但劉備扮豬食老虎,一味把高帽送給曹操,結果便賺騙過曹操而避了“殺身之禍”。而曹操一生,亦因過於專斷自負而未能成大業。
三說關羽,他的個性是重個人關係的恩怨情義,故於華容道放過了最強對手;後來又因此誤了劉孫聯盟而招致殺身之禍,亦是個性的使然。
至於楊修、馬謖、周瑜、呂布等人,他們的鮮明個性都成為自己成敗的“穴道”,借古喻今,前車可鑑也!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