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1月15日
第C09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西窗小語)薩伊德:巴人的“凡爾賽條約”

薩伊德:巴人的“凡爾賽條約”

把上帝所賦予的“應許之地”(古之迦南,今之巴勒斯坦)全部“收回”,是猶太錫安主義的主流信念,亦漸成以色列政府國策。

以色列自一九七七年右翼利庫德集團掌政以來,就不斷在西岸和加沙地帶建猶太殖民村,蠶食巴勒斯坦人土地,殘酷鎮壓巴人的抗議行動。終於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之後五年的一九八七年,一輛以色列卡車闖入加沙,輾斃了四名巴人,引爆出巴勒斯坦地區第一次反抗以色列人佔領的起義行動。

所謂的起義,包括非暴力的示威、集體抵制美以產品、公民抗命(拒向以色列交稅)、巴人拒絕在以色列工作等。而暴力抗爭,是用石頭、土製炸彈襲擊以色列人,偶爾開槍射擊。以軍在此第一次起義中,殺害了千多名巴人,傷了十三萬人,監禁了數萬人,被囚者不少遭受酷刑。

聯合國批評以用致命武力對付巴人。衝突中,有五十名以色列平民喪生。

一九九三年,在美國民主黨總統克林頓扯線下,以色列與巴解組織進行秘密會談,導致一九九三年簽署《奧斯陸協議》。《奧斯陸協議》只是一份以巴同意息干戈,開展和平進程的協議,主要條款是巴人放棄暴力抗爭,與以色列和談。以色列承認巴解組織是談判對手,並無確定巴勒斯坦立國的細節——一切需要在五年過渡期中談判。

當時在西方世界贏得一片掌聲的《奧斯陸協議》,被巴勒斯坦裔著名美國哲學家愛德華 · 薩伊德形容是“巴勒斯坦人的凡爾賽條約”——巴解組織將成為以色列(政策)的執行者,協助以色列深化其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經濟與政治支配,同時鞏固它(這種狀況)的永久依賴狀態。

(巴勒斯坦民族最終會消亡還是立國? · 十)

沈 實

2023-11-15 沈 實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1619.html 1 (西窗小語)薩伊德:巴人的“凡爾賽條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