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癥結 打造休閒宜遊
繼大賽車嘉年華、氹仔碼頭車展後,近日汽車、遊艇及公務航空展開幕,今日第七十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全速開跑,下周美食節加入盛事陣營。整個十一月,全城一片熱鬧,為澳塑造旅遊休閒形象、拓展四方客的最佳時機。
當前旅遊業恢復強勁,鄰地如香港,羨慕不已。據港媒報道,按土地面積看,香港有近四十個澳門般大,但引客競爭力卻在逐步拉近。今年首八月,香港錄得逾二千萬訪客,內地旅客最多,佔逾千六萬。澳門同期的入境旅客為千七萬,內地旅客佔逾千一萬。以“十 · 一”旅客量對比,澳門首三天客量復至疫前七成,香港首四天復至疫前六成。訪客不斷增加,惠及本澳博彩業及其他行業包括金融業,有內地客稱會繼續來澳購買保險及財富管理產品。澳門可成為內地客出遊首選,最大因素是本澳擁有優質旅遊設施及服務。
今年旅遊業復甦步伐喜人,明年政府計劃投入逾兩億元推廣國際客,希望優化客路結構。要吸引海外客到訪,倘按目前本澳的旅遊產品、人資服務,可能未必是他們“那杯茶”。當局指有商戶打算在澳開設清真餐廳,對接的是全球大量的穆斯林人口,有助本澳擴寬國際客源。多元的餐飲服務,只是待客的其中一個板塊,要海外客賓至如歸,親切有禮的語言溝通是重要一環。
縱然廿一世紀智能時代,可借助科技在不同場景增設多語種的語音服務,甚至協助企業增加科技含量的服務,強化互動體驗,但在情感關懷服務上,始終不比一句溫暖的關懷。故加快培訓多語種導遊乃至客服人員,提升接待水平,傳遞出好客之道的積極訊號,逼在眉睫。
何為理想的待客之道?不單是語言、文化、喜好,還有整體的城市環境。澳門地小人多,旅遊承載力成考驗。明年旅客量從當局全力擴客源看,客量必然穩步上揚。為迎接更多國際旅客,以及應對全球旅遊業的競爭做好準備,須正視本澳的基建、配套不足的癥結所在,為休閒宜遊創造話題。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