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紫荊不同彼紫荊
我一直以為,對澳門街頭巷尾都十分常見的紫荊花算得上熟悉。它的樹形比較高大,葉子從頂端開裂,有人說像兩個腎臟,有人說像羊蹄,也有浪漫的人說像心形,無論如何,它葉子的形狀算得上很特別。至於它的花,花形有點像蘭花,而它又是香港的區花,所以得了個“香港蘭”的別名。它的每朵花都有五條雄蕊和一條雌蕊,顏色則多種多樣,有的是紫紅色,有的是粉紅色,有的是白色,更有些呈現粉白相間,花開時節實在是美麗嬌艷。
有位師兄是大編輯,經常在他的微信朋友圈曬出圖文俱佳的作品。這天,他曬出的攝影作品是紫荊。他說:“紫荊的花、葉、果,都有特色,甚至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當新葉發出時,只要你能看到,有時有不亞於見到鮮花的觸動。”於是,饒有興趣的我,把他發的九宮格一張張打開來看,卻發現與我的認知完全不一樣。他曬出的紫荊葉子,小小的一片,外觀接近圓形。
我開始以為自己的觀察力不夠敏銳,沒有關注過新葉,直到他曬出第二組關於紫荊果實的圖片。這些果實,像極了掛滿樹梢的豆莢,用師兄的話說,就是“密密匝匝”。這實在與我天天見的紫荊大不相同,是谷歌上場的時候了。
原來,師兄曬出的才是紫荊,而我以為是紫荊的,其實大名是洋紫荊。別看名字只有一字之差,這兩種花連科屬都不同。而且,洋紫荊屬於雜交植物,必須透過人工方式繁殖,所以它是沒有果實的。
維基百科上提到,因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洋紫荊的“洋”字被略去,而被稱為“紫荊花”,所以,估計像我這樣不知洋紫荊原名的,還大有人在。
經此事件,我算徹底明白,此紫荊不同彼紫荊。
楊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