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出孩子的品格優勢
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老師還是家長,都承擔着孕育下一代的責任,希望能把相關文化知識、生活技能、品德倫理、人生經驗傳承下去,目的就是為孩子裝備好足夠的能力與方法來應對未來生活。隨着過去數年疫情變化與人工智能急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改變。特別是ChatGPT問
世後,教育已經踏上一場不可逆轉的挑戰與突變。
思想家Spencer Johnson曾說道:“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因此,當我們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時,最重要的是能作出適時及恰當的改變,藉此引領下一代擁抱未來。
從人類歷史發展來看,每次時代的轉變都會使人類與社會進步。正如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會思索人類與動物的區別,發揮人類的優勢,創造出工具。而在工業時代,我們的先輩則思考如何提高人類的生產力,因此創造了機器,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到了AI時代,我們需要多加思索人類和人工智能的差別,從而發掘孩子獨特的天賦,再次提高人類的創造力。
著名積極心理學運動之父Martin E.P. Seligman提出了二十四項人類普遍存在的品格優勢,並積極推廣人們在教育中充分發掘與發揮每個人的品格強項。而在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對優等學生核心素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優等學生除了具備良好的智力因素外,還至少具有十項積極品格與美德,當中包括了勇氣、堅韌、洞察力、創造力、自我規範、公平、領導力、善良、愛、感恩、希望、活力等,而創造力的提升更需要健康積極的人格。從這些研究結果可看出,孩子智慧的發展不僅僅受限於智力因素,還有非智力因素的參與。孩子的動機、興趣、態度、品格等將直接影響其認知與學習活動。因此,家長們應該認識到,非智力因素在孩子成長過程與日後發展的路上,往往能造就出非凡的影響。
可惜的是,現今部分家長並未充分認識到發掘與培養孩子品格優勢的重要性,而往往是花了更多的心力去培養孩子達到“才多事少成績好”的社會標竿。家長極其渴望孩子“才多”,要求孩子多才多藝,樣樣皆通,結果給孩子安排了滿滿的日程表。此外,家長亦期望孩子“事少”,盡量要求孩子不要惹事生非。在學校作乖學生,在家中作乖孩子,要盡量避免犯錯,以免影響在學校的品行評價。而“成績好”更是夢寐以求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異、在其他活動上表現突出。只要成績好,一好頂三好。
在這樣的標準下,家長們為了讓孩子能更優秀,往往會運用權威或命令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取得成功,過程中則有可能忽略或漠視孩子愛玩的天性、犯錯的冒失、試錯的勇氣與改錯的意義。最後,這些或會導致孩子們未能充分發展他們獨有的個性優勢,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並未得到充分調和,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只學會了順應潮流的表現趨勢。如果家長希望自己與孩子更能適應當今新時代的快速變遷,筆者建議家長必需通過不斷學習,從中認識更多更新的育兒知識和家庭教育方法,使自己能不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作出引導,培養出孩子需要且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能力。有學者指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更重視的人類特質,包括了審美力、創造力、表達力、同理心、意義感與幸福感,這樣的教育方向絕對值得大家正視。
那麼,家長如何能夠促進孩子在這些方面的能力有所發展呢?筆者認為“美育”是其中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美育”可以理解為審美教育與美感教育,內容多樣豐富,當中包含了藝術之美、自然之美與人性之美等。家長可透過不同形式的“美”來引領孩子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美育”可以喚醒孩子的好奇心,點亮孩子的內在動機,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意義感,使孩子學習如何從容地面對挑戰和壓力。特別是在孩子的年幼期,家長可以陪伴他們多接觸大自然和藝術創作,使親子間能共同經歷一些活動,從而發掘出孩子的興趣與獨特個性,並教育孩子用善良與感恩的心去體驗各式各樣的美。
因為大自然和藝術都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孩子會從中得到最原始的體驗,從觀察春夏秋冬四季、認識各種花草樹木、比較昆蟲的特性形狀,到了解顏色的分類組合、聆聽自然聲音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從體驗大自然和藝術中得到養分,滋養出更豐富的感知和覺察能力。
在與自然及藝術接觸時,孩子能比平常有更多的機會去利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去感知世界上的美好事物,這樣不但提升了感知系統與理性思維的發展,更可讓孩子在投入自然與藝術活動中找到樂趣,讓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帶來幸福的體會。這些積極的品格都會成為孩子成長的能量泉源,為將來的人生作儲備。
讓孩子從小接觸美,能達到以美潤心的效果。只有內心豐富、熱愛自然、感受力強的孩子,才能在往後的日子中更容易全程投入各式各樣的任務中,更堅毅和勇敢地面對挑戰和困難。
正如有科學研究指出,人類的認知過程是有兩種注意模式的。第一種是有意注意,一般指向特定的注意對象,需要花費個人精力才能保持專注,例如:全神貫注上課和學習。但過度使用時,會令人產生疲倦感,難以一直維持集中精神的狀態,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影響效能。另一種相反的注意模式是無意注意,它能自動發生,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例如:在觀賞大自然的風光、觀看花草樹木小橋流水時,大腦會自動切換成這種無意注意模式,好讓有意注意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復。只有當兩種模式作出適當的替換,孩子的精神才可以達成平衡,學習效能才能得以提升,這正正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調和後的有效結果。
不少家長認為,學校教育中已存在自然和藝術教育了,為什麼仍要家長進行這些類型的家庭教育呢?難道學校的教育不足夠嗎?筆者認為學校教育屬普及化教育,主要提供知識傳授和統一性課程,不一定可以關注每一位孩子的差異。家庭教育則屬於真正的個別化教育,家長可以針對自己孩子的個性特質與喜好作出引導,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果希望孩子能從小培養良好的品格和習慣,家長的示範和身教不能缺失。
所以家長有責任承擔教育和培養孩子的責任,讓孩子發展出完整與健康的人格,學會面對日後獨立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所需所求,更勇敢和積極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黃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