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會歸於塵土
國王歌手合唱團十三、十四日晚在文化中心小劇院演唱的曲目,似乎只有兩首重複,其一為湯馬斯 · 韋格斯(一五七六至一六二三年)所寫的《死神奪去我》。我在本版曾發表的《難得一閑夢裡尋》中提到這個作品,譯名為《死神奪去我最親愛的朋友》。我最早看到的是音樂節的綜合場刊,內中所列出的這兩場音樂會的曲目不多,於是我在《難得……》一文中有所期待:“不知道是否能在‘樂禱時刻’聽到韋格斯的這個(指《死神奪去我》)深懷情感之作。”結果令我驚訝不至,不僅在“樂禱時刻”還在“傳頌永恆”中耳聞韋格斯為懷思湯瑪斯 · 莫利(一五五七至一六〇二)所寫的歌曲。
多虧音樂節的組織者,在國王歌手合唱團分場音樂會的場刊中,都把演唱曲目的歌詞不厭其煩地譯為中文。《死神奪去我》中文譯詞如下:“死神奪去我最親愛的朋友,我最親愛的朋友已死,躺於墓中,安息直至世界末日,一切終將結束的那天。大自然安排下一切必有終結,一切終將歸於塵土。”
國王歌手合唱團之保留曲目數不勝數,何故一而再地吟哦《死神奪去我》呢?我猜,那正是因為韋格斯在歌中所表達的對莫利的哀悼令他們深受感動!他們要用情緒一下子就能醞釀起來的深情綿邈、諧和一體的聲音,以感動在場的澳門聽眾。
其實,國王歌手合唱團的“樂禱時刻”音樂會,不僅有溫婉細膩的感動之情,還有深切深厚的感恩之情。國王歌手合唱團在場刊中寫有“曲目介紹”,其中云:“我們以‘樂禱時刻’紀念他們(指韋格斯和威廉 · 拜爾特)逝世四百周年,並讓大家了解他們的生平和音樂。”這就使“樂禱時刻”達到一個高度,這個高度難以攀登,卻可以仰望。憑藉仰望,聽眾終究不再生僻遙遠地認知,那些早已“歸於塵土”的作曲家,所留下的永遠不會歸於塵土的天籟之音。
索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