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結合保健康
各種媒體經常討論養生話題,大都強調生命在於運動。我也相信,人作為動物必須動,靜止不動者不是動物,但是怎樣運動?運動多少?應該是量力而行!過分運動,物極必反,競技運動員長壽者難得一見。
人必須動,對於老年人來說不一定是體育運動,更不是劇烈運動和競技運動,只需手腳多動動,例如抹桌掃地,燒菜煮飯,上街購物,打牌玩樂,也可以寫字、繪畫、唱歌、跳舞、彈琴。非但身體要動,腦筋也要動。
網頁上常有走路可以長壽的論說,每天一萬步或五千步,還要達到一定的速率。記得兩年前,有一次我病癒出院才兩天,去另一醫院看預約門診,醫生對我說:慢慢走沒有什麼作用,必須快步行走。對於我這個病後學步的老人來說,能夠走動幾步已經不容易了,這樣的醫囑我當然不予理會。我喜歡行走,除了颱風暴雨不出家門,幾乎每天出門走動,但是從來不考慮走幾步,也不規定速率,走多遠走多快,量力而行。男女老少各有各的情況,按照自己的體能活動,年輕人走得快一點,老人切忌快步走。
走路對身體有好處,可是長時間走路會磨損膝關節的軟骨,致使膝蓋疼痛不能行走,所以走路也要有一定的限度,適可而止。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任何活動的力度和時長都要適中,不能太累,過度疲勞免疫力會下降,其時若有病毒細菌入侵就很容易感染。幾十年前曾有身體很強壯的足球運動員突然患急性肺結核病死亡,據說就是足球場上過度疲勞時結核桿菌入侵所致。
網頁上有關養生的論說十分“自由”,各抒己見,有對錯顛倒的論說,也有好壞互換的見解,有研究生命在於運動的,也有說靜養才是長壽之道的。
靜養對於某些人、某些情況是必須的,我從六歲到二十四歲肺結核病時好時壞,斷斷續續臥床靜養,那時候沒有殺滅結核桿菌的特效藥,假如動得累了抗病能力下降,會導致病灶擴散,所以唯有靜養。
動與靜不是對立的,是相對統一的,作為人既要動,又要靜,不能太多的動,也不可長時間的靜。動靜結合,動靜之間取得平衡。畫家、書法家、音樂家往往壽命比較長,因為他們既動又靜,且動腦。
我生活中也重視動靜結合,比如我常在電腦前敲打鍵盤寫寫小文章,手和腦在動,身體是靜止狀態,每過若干時間我起身到廚房煲湯煮菜,讓身體活動起來。到外面走路時間長了,回家躺在床上靜養半小時,勞逸結合。
動和靜不能絕對化,有理有節,動得舒暢,靜得安樂,動靜有序。動多少,靜多久,因人而異,順其自然;凡事適可而止,遵循中庸之道。
殷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