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0月05日
第B03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三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十月四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化學獎評委會專家解讀今年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新華社)

巴文迪 (美聯社)

布魯斯 (美聯社)

葉基莫夫 (網上圖片)

三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據新華社、中新社、香港中通社報道:十月四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二○二三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蒙吉 · 巴文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路易斯 · 布魯斯和美國納米晶體科技公司科學家阿列克謝 · 葉基莫夫,以表彰他們在量子點的發現和發展方面的貢獻。

本報綜合報道

播下納米技術種子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埃勒格倫當天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公佈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他說,今年獲化學獎的研究成果為納米技術“播下了重要的種子”。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當日發表的新聞公報中說,量子點正在為人類帶來許多福祉。研究人員相信,未來它們可以用於柔性電子產品、微型傳感器、更薄的太陽能電池和加密量子通信等領域。

量子點是一種通常由數千個原子組成晶體。人們通常所說的量子點又被稱為半導體納米晶。就大小而言,量子點與足球比起來,就像足球與地球的大小對比一樣。

在納米世界中,事物的行為確實有所不同。一旦物質的大小開始以百萬分之一毫米(一納米,十億分之一米)為單位來測量,奇怪的現象量子效應就會開始出現。

三人接力重大創新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都是探索納米世界的先驅。一九九三年,蒙吉 · 巴文迪徹底改變了量子點的製造方法,使其質量極高。這是量子點在當今納米技術中使用的重要先決條件。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路易斯 · 布魯斯和阿列克謝 · 葉基莫夫分別獨立地成功創造了量子點。這種納米粒子非常微小,量子效應決定了它們的特性。

蒙吉 · 巴文迪,一九六一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

路易斯 · 布魯斯,一九四三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一九六九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ProSamuel Latham Mitchill榮譽教授兼特別研究科學家。

阿列克謝 · 葉基莫夫,一九四五年生於前蘇聯,一九七四年獲俄羅斯科學院Ioffe物理技術研究所博士學位,曾任美國紐約納米晶體技術公司首席科學家。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的獎金由去年的一千萬瑞典克朗,增加到一千一百萬瑞典克朗(約合八百萬澳門元)。

2023-10-05 本報綜合報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92855.html 1 三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