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金紅磚文化節開幕
【中新社廈門一日電】中秋國慶長假裡,首屆廈(門)金(門)紅磚文化節暨“樂享自貿”廈金好物消費節在廈門大嶝舉行,吸引遊人絡繹不絕前來體驗兩岸共同的紅磚建築文化,購買道地台貨。
此間人士一日向記者表示,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今年九月發佈後廈門舉辦的首場廈金文化經貿交流節慶活動,推動廈金“同城生活圈”照進現實。
大嶝街道田墘社區是此次節慶活動的主會場。八天假期裡,閩南非遺民俗踩街、風獅爺紅磚環村尋根、“樂享自貿”廈金好物消費節等十餘場主題活動輪番上演。
打造“同城生活圈”
歷史上,大嶝隸屬金門縣,田墘社區的“抗戰時期金門縣政府舊址”是兩岸共同抗擊外侮的歷史見證。改革開放後,大嶝、金門間民間交流興盛,大陸首個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就在此應運而生。
《意見》提出,支持廈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打造廈金“同城生活圈”。大嶝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嶝一直在兩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試,接下來致力打造廈金“同城生活圈”的新典範。
閩南紅磚建築是兩岸共同的文化遺產。田墘社區成片的紅磚建築聚落,已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其中“七處十二棟”抗戰時期金門縣政府舊址群,是閩南紅磚古厝的典型代表,更見證兩岸人民共同抗擊日寇的歷史。
大嶝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廈金紅磚文化節的舉辦,讓更多人知道田墘社區的紅磚聚落,將其打造為廈金文化交流的一張名片。
本屆廈金紅磚文化節推出兩岸童謠快閃、非遺踩街廈金生活時光記憶館等一系列特色體驗活動,設置多處印象田墘主題打卡點,展示大嶝島、田墘村的深厚歷史積澱和兩岸文化交融成果,讓古老村落煥發別樣生機。大嶝街道辦相關負責人稱,這些活動項目將持續經營,打卡點也將留存,成為田墘文旅體驗的一部分。
此次活動期間,同益青創基地、台青文創工作室先後與大嶝街道辦簽約,落戶田墘社區。有創業者表示,廈門新機場投入運營後將帶來每年四千五百萬的客流,而田墘紅磚聚落是距離這座客源“富礦”最近的文旅目的地,值得提前佈局。
吸引台青落戶田墘
“大嶝街道辦還在醞釀專門的扶持政策,鼓勵本地村民盤活古厝老宅,吸引青年創業者特別是台灣青年落戶田墘,參與新業態、新體驗的打造。”大嶝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田墘將通過“兩岸共創”,打造一個融合發展的對台特色文旅目的地。
大嶝小鎮是“樂享自貿”廈金好物消費節的“主戰場”,為遊客帶來諸多消費促進活動,並現場簽約四個“台味”十足的項目,啟動夜間經營。
在此次廈金好物消費節上,台灣青年創業者策劃推出廈金超級夜市,精心挑選數十種經典道地的台灣夜市美食,讓遊客體驗“最具煙火氣、道地閩台味”的台灣夜市文化獨特魅力。多位台青民謠街頭歌手到場“駐唱”,還有少兒文藝匯演、交響音樂會、閩台迪斯科歌友會助陣。
“我們歡迎更多台灣青年創客帶着創意和資源來到大嶝小鎮,一起挖掘商機,實現夢想。”負責運營大嶝小鎮的廈門象嶼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清文告訴記者,過去談“不過海逛台灣”指的是買台貨,如今更側重於台灣特色體驗;大嶝小鎮正積極引進一系列對台新業態,不斷豐富對台特色,促進對台小額貿易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