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旅遊拓客源 夯實經濟復甦基礎
澳門特區為外向微型經濟體,其經濟運行與國家的發展和國際市場密不可分。澳門要主動積極配合國家發展政策目標,通過參與深合區、大灣區建設,加快發展“1+4”中特區較具基礎的綜合旅遊休閒業、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更要利用好特區的制度優勢,配合國家所需,充分發揮好澳門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節點的功能,“引進來、走出去”,積極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繼續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特區的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全球經濟增長料放緩
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指出,在國際金融市場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增長大幅放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EMDE)的金融壓力風險加劇。全球增長預計將從去年的3.1%放緩至今年2.1%。
今年貿易增長速度將不及新冠到來前的三分之一。最新預測顯示,包括新冠大流行、烏克蘭危機以及全球金融環境緊縮導致經濟急劇放緩在內的多重衝擊,已給全球各經濟體帶來壓力,其影響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存在。
今年內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家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為5%左右。國家統計局今年七月公佈的統計資料,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5.5%,比第一季加快1個百分點。
經濟復甦步伐不一致
受惠於入境防疫措施放寬、港澳全面恢復人員往來、內地赴澳團隊旅遊重啟等利好因素,加上觀察內地與香港居民出境遊趨勢,展望澳門特區以綜合旅遊服務出口帶動的經濟復甦步伐可望加快,但也需關注各類主要經濟活動復甦步伐不一致,市場結構在持續調整的過程中,各持分者的獲得感和對前景的預期呈現分化,以及在復甦過程中“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等較影響基層家庭生活的消費類別物價上升較快等問題。
今年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升71.5%,整體經濟總量回復至一九年同期71%。按季度分析,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GDP同比實質增長分別為38.8%和117.5%。
按支出法計算各主要經濟活動類別的復甦步伐不一致。今年上半年復甦幅度已超過疫前同期的經濟活動計有:貨物出口(為一九年同期的254.3%)、政府最終消費支出(為一九年同期的129%)、庫存變化(為一九年同期的103.1%)。仍有待全面復甦至疫前同期水平的經濟活動計有:服務出口(復甦至一九年同期的74.8%)、私人消費支出(復甦至一九年同期的94.1%),以及固定資本形總額(復甦至一九年同期的95%)。
經濟結構疫後現調整
綜合旅遊服務出口(非本地居民在本地市場消費支出)當中的“博彩”和“其他”類別復甦步伐不一致且結構也在調整。
今年上半年,博彩服務出口復甦至疫前同期的54.2%,其他類旅遊服務出口已超過疫前同期水平(為一九年同期的118%),兩者佔綜合旅遊服務出口的比重已從疫前的74%:26%,調整至今年上半年的56%:44%。
位於民生區的商號面臨更多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同業所提供較具價格優勢和較多元選擇的消費體驗的競爭,預期此類型主要面向本地內需市場的商號,將遇上較大經營壓力。
據回歸以來的數據分析,澳門物價水平與入境旅客人次成正相關,因此,隨着預期訪澳旅客逐步復甦至疫前水平,通脹預期也隨之而上升。
疫前綜合旅遊服務出口佔同期GDP的73.4%;內地與香港分別為本澳第一大及第二大客源市場,佔比分別為70.9%和18.7%。展望綜合旅遊服務出口類產業以及內地與香港客源市場對澳門經濟增長和發展的貢獻,在可預見的未來,難被其他產業和外需市場所替代。
出境遊目的地澳居首
中國旅遊研究院在今年八月發佈《二○二三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大資料報告》指出,出境旅遊市場復甦“由近及遠”。根據聯合課題組資料監測顯示,上半年出境遊目的地共計接待內地遊客4,037萬人次。短距離的出境遊率先恢復,93.95%的遊客集中在亞洲地區。從熱門目的地看,香港、澳門、台灣是出境遊主要目的地,當中,澳門更排在出境遊目的地的首位,佔50.9%。
誠如國際旅遊組織(UNWTO)指出,“可達性”和“簽證”是發展跨境旅遊的兩個主要條件。自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改變港客過往以海路為主的訪澳出行模式,同時刺激對澳門旅遊的需求。今年一至七月,香港旅客經陸、海、空路徑訪澳的比重分別為73.5%:26.3%:0.2%,當中經港珠澳大橋入境的港客累計有247.8萬(佔60.3%)。
續施積極財策穩信心
一是建議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以穩消費與投資信心。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投入基建;同時,在疫情期間扶持中小企和刺激消費措施,採取逐步退場而非一刀切形式在到期後全面退場。
二是建議產業政策在短期以穩“1+4”當中的綜合旅遊休閒產業和積極拓展客源多元化為目標;接着是以發展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以及現代金融業為中期目標;長期則以推動大健康和高新技術產業為目標。
三是建議通過培育中小微企企業主視野和能力,在數字化知識經濟時代,減少大企業和中小微企,以及境外企業與本地企業之間的數字鴻溝。
四是建議善用世貿組織(WTO)服務貿易四模式與政策優勢,突破澳門內需市場狹小瓶頸,讓本澳企業及僱員進入深合區、大灣區市場發展。
五是在經歷三年疫情衝擊後,建議加強社會福利政策對社會基層家庭和弱勢群體在心理上和實質生活的扶助。
澳門管理學院院長
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
唐繼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