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局市政署緊急修橋補路
雨後坑洞補不停
【本報消息】連日大雨,本澳多處路面出現大小坑洞,三條跨海大橋的橋面亦然。為免坑洞影響駕駛者,公共建設局已緊急完成三條大橋橋面坑洞的修補。市政署則表示,颱風“蘇拉”襲澳後,署方一直派員加緊巡查澳路氹各道路,已緊急修補近百宗行車路面坑洞。
公建局昨日表示,近日路面及橋面出現坑洞,基於連場大雨及雨勢持續所致,主要原因是大量雨水導致路面及橋面瀝青損耗,局方及相關部門高度關注。跨部門巡查期間,已即時跟進坑洞情況及緊急修補,目前三條跨海大橋緊急修補已經處理完成。
厚鋪新型瀝青改善
路面不時出現坑洞或瀝青損壞, 是施工質量抑或材料問題?本職是土木工程師的議員梁鴻細表示,瀝青混凝土使用數年後老化是正常現象,故一般道路通常約三年要維修翻新。坊間感覺本澳以往瀝青路面總是質量差,或因為設計厚度時未預料路面車流量增大、重型車輛增多,較薄的瀝青容易損耗。近年工務部門及市政署已提升施工標準,增加瀝青厚度。尤其是新道路的瀝青加厚,同時改善瀝青質量,市政署早前已採用新型瀝青,質量明顯改善,新城A區所有道路都已採用新的高黏高彈的瀝青,故未來的道路質量應改善,值得讚揚。
至於橋面坑洞,梁鴻細指出,大橋橋身雖然是混凝土結構,但接縫位易損壞,同時汽車的尾氣、機油都會腐蝕瀝青。大橋路面的瀝青已鋪設較長時間,通常只是局部損壞局部重鋪,全橋重鋪影響交通。加上大橋需要注意荷載問題,加厚一兩厘米的瀝青都需要計算荷載。故建議相關部門可考慮使用瀝青的還原劑,令瀝青回復部分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的檢測及維修,“出現小問題就應做好維修,有輕微裂縫就要修補,避免坑洞越來越大。”
新瀝青風雨後無損
市政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由二○年起,市政署以試點首先在九澳聖母馬路行車天橋重鋪新型瀝青,之後陸續分別在高地烏街及周邊道路、馬濟時總督大馬路及周邊道路、祐漢第八街、新馬路及南灣大馬路交界路口等不同主幹道、次幹道及行車天橋的路面採用新型瀝青,整體效果理想。經歷颱風“蘇拉”及多場暴雨之後,鋪新瀝青的道路均完整無損。
新型瀝青材料性能及設計標準均較舊瀝青高,能有效提高路面耐用性,尤其新型瀝青設計有效提高路面摩擦度,減少追撞事故,且抗噪性能較佳,能有效降低行車噪音影響周邊民居,路面亦較平整,可提高行車體驗舒適度。施工時,新型瀝青檢測項目較多,能有效控制施工及路面質量。同時,市政署攤鋪的新瀝青路面工程的保質期由兩年提升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