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9月11日
第C02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雨之教堂》觀後感

《雨之教堂》觀後感

本地“演戲空間”之《雨之教堂》未受強颱風“蘇拉”影響,能如期於本月三日演出,算是天公造美。按劇場規定,為了準時開演,遲到的觀眾得在劇場外,等到演出者刻意定出的兩場次之間的空檔,才能進場。我以為,這種規定是合理的。只不過,演出者是否可以考慮,把第一場的演出時間控制在十分鐘內;又或者,劇場方面可否安排大堂電視同步直播,使遲到的觀眾進場後可以即時融入演出之中。這次,我是遲到者!

言歸正傳,且讓我為《教堂》的演出提幾點意見:一、舞台劇是綜合、集體藝術。把編、導及演集於一身,弊多於利,可避則避。二、有故事情節的播音劇、舞台劇、舞台劇錄像、電視劇及電影,雖然都是在講故事,對編劇、導演及演員來說,其職能還是有分別的。直觀性(沒有後期製作)跟舞台性(小劇場到大劇院,場地固定不變的)是舞台劇的兩個特性。從個人的認知上,我認為要同時滿足觀眾視、聽覺的需求,舞台劇劇本是最難編寫的。假定用電視、電影手法表達《教堂》時空交錯的夢境,來龍去脈會十分清晰,但在舞台上表現時空交錯,往往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四、文化中心小劇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迄今我覺得本地演出最弱的一環,仍是燈光設計。舞台燈光主要作用是照明。但除了照明,還應有點氣氛、情調、白天、黑夜……可是,即使是照明,尤其是有窗戶的場景,本地的演出都是常露破綻的。如演出時,人物在地上常有一兩個影子。設備完善的劇場,每個演區都應有來自前、後、左、右的光源,解決這種問題應該不難。五、手語演繹者自始至終都是站着,舞台側放有黑椅,讓其在適當時間裡,坐下稍作休息吧!

“演戲空間”由兩位熱心人夫唱婦隨、出錢出力營運,其誠意感染着我。此回颱風後的上座率仍不低,可見粉絲不少。限於篇幅,該讚的“充滿活力的團隊精神,佈景簡潔悅目”等等,在此我從略了。

周樹利

2023-09-11 周樹利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87801.html 1 《雨之教堂》觀後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