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街區 擴大引流覆蓋面
本澳旅遊熱度持續升溫,今年首七月日均客量六點八萬,八月繼續攀升,本月十二日近十四萬客量,創下疫後單日新高。在內地出境遊目的地中,澳門名列首位,反映旅遊+內涵不斷深化,逐漸擺脫賭城刻板印象,甚至有足夠吸引力作為單一旅遊目的地。
旅遊業復甦表現喜人,暑假過後將迎來中秋、國慶等假日,按目前增長速度預測,全年客量有望達到二千四百萬。旅客紛至,如何引流各區成為焦點。路氹區度假村林立,酒店、娛樂等設施持續擴容,已是旅客必到。旅遊部門致力通過不同計劃與不同業界合作開發新產品,鼓勵旅客拓展活動範圍,經科部門亦通過特色店計劃、關前薈等項目積極引客進區。然而,舊區配套相對落後,接待客量有限,如何繼續做好分流減輕景點壓力,同時豐富旅客的旅遊體驗,還須持續努力。
早前當局提及構思把福隆新街打造成步行街,受到各方關注。由於福隆新街活力不足,鄰近商戶的營商氛圍減弱,步行街能否重新喚醒旅客新鮮感還有待觀察。福隆新街歷史悠久,建築別具特色,結合周邊的新馬路、十月初五街、內港特色,可整合資源,包括旅遊資源、碼頭口岸,打造以步行街為核心的商圈,串連到周邊各街道,帶動整個商圈。但以點帶面則需要有全面計劃,除做好軟硬件配套、宣傳包裝引流,更要長遠規劃。
觀乎目前的大三巴手信街、官也街旅客活動範圍狹窄,附近的關前後街一帶分流成效仍待提高。且大三巴、官也街商戶類同,幾乎全是手信店、小食店、藥房,具特色的店舖品牌寥寥可數,旅客大多到此一遊。
福隆新街作為以往的商業區,在未來更要發揮商業的吸引力,例如着手優化該區營商環境,引進更多元的商業元素;又如不同的本地品牌、初創企業、海內外品牌,共同豐富該區吸引力。若成效理想更可延伸到不同區份,盤活社區經濟,增加旅遊承載力,讓中小企更好分享到旅遊業復甦紅利。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