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吃的蛋糕
“○○後”這代,成長痕跡都幾乎能在網絡上找到。睡前我心血來潮,翻看了自己的朋友圈,回溯自己的賽博生命。頁面停在二○一五年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個點着蠟燭的海綿寶寶蛋糕。我的嘴角快笑天上去了。
八年前,我十五歲,每晚都在珠海某個補習社度過,直到深夜十點。原因倒不是我有多熱愛做習題和聽課,只是好朋友在那裡補課,我和她形影不離。在大家都沒有錢的年紀,她特地找她爸媽幫忙,為我訂了一個海綿寶寶蛋糕慶生。當時物價比現在低,但“海綿寶寶”的身價也要近三百元。
那晚,我正伏在補習社的課桌看題,想着待會兒去請教老師。忽然,教室的燈滅了,前方出現了一簇明晃晃的火焰,還有她的、同學們的臉。沒等我反應過來,生日歌已響起,一切恰到好處,好像這幕排練了數千遍。好朋友說,寶寶,祝你生日快樂。
我們小學不同班,認識卻沒有打過招呼,而相熟那年我們十二歲,剛升上初一。緣份很妙的,我與她成為好友,純屬是開學換座位時對上了眼。“你看起來很親切。”我們不約而同地說。記得那三年,我過得異常快樂。雖成績不算好,數學常年在倒數第一、二間徘徊,但絲毫不影響我的心情。上學的日子,我還是起得比雞早,愉悅地跑回學校,靠在走廊,伸長脖子,等待她的到來。
只要我倆見面,話語與笑聲都不停歇,每天結伴去洗手間,到老師辦公室蹭空調。放學天黑了,也照樣在操場閒逛,挽着手唱歌,到家後也要繼續線上聊天。我敢在她面前施展我的調皮,她也能安心在我面前哭泣,一如海綿寶寶與派大星的友情。
一頓回憶後,我把朋友圈裡的相片轉發給她,並發出感慨:“這個蛋糕很好吃。”接着,聊天框裡的,既有十分鐘前她發過來的小貓照片,還有一句“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蛋糕”。
司徒子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