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7月31日
第B13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談)以文化相融促進民心相通

以文化相融促進民心相通

當今世界風雲詭異,政經起伏變幻莫測,社會動盪、人心不安成為了常態。面對百年不遇的大變局,文化傳統成為了定心丸。特別在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加強文化共同體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支點戰略,一方面,為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建了平台,拓展了港澳的生存發展空間,更好地挖掘港澳的內在潛力,豐富“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另一方面,利用港澳“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提升我們的國際話語權,增強國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

事實上,在過去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粵港澳三地經濟已經高度融合。特別是近年來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三地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小時生活圈,人員往來密切,跨地工作居住常見。但是,不可否認,“一國兩制”又使得粵港澳大灣區有別於其他灣區。港澳與內地的長期分離以及社會政治制度的差異,不可避免令三地人民在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上有所區別,並產生了一定的心理距離。因此,大灣區建設要畢其全功,必須加強人文灣區建設,強化文化紐帶,促進人心相通,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園。也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共同的身份認同。

文化是最深沉的力量,文化相融也是促進人心相通最有效的路徑。粵港澳三地同宗同源,習相近,人相親。嶺南文化採九州之精華,納四海之新風,是三地的共同思想基礎和精神源泉,是三地人民價值觀念的連接點和匯合點。四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共同經驗,也大大增加了彼此之間的客觀認識和理解,為人文灣區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三地居民只要拓寬視野,敞開胸懷,相互理解,建立共同的願景,形成共同的意志,相向而行,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深入合作,特別是加強青少年之間的思想交流,相信人文灣區是可期待的。而人文灣區的成功構建,將為增強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意識做出有益的探索,也必將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發展開闢新的路徑。

“一國兩制”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最生動的寫照,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特色,也可以成為構建人文灣區的推動力。三個地區要跨制度、跨主體性建立新的共享價值,不僅構成一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活圈,還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必然要經過一個文化重構的過程,文化基因與各種要素化學反應,聚合擴張,最後產生一種新的範式和形態,並且在此一過程中,會有共同經驗和情感共鳴,從而形成共同的心理結構、身份認同和價值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港澳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國建設離不開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對大灣區內地居民來說,應該不斷地拓展國際視野,充分認識到“一國兩制”的優勢並積極發揮其走向世界的作用;對港澳居民來說,應該更多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情,堅定文化自信,加強國家意識和民族觀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心同德,互相理解,互相接受;同向發力,各顯所長,優勢互補,才能畫出最大的同心圓,才能形成最強勁的合力,才能使價值和利益最大化,才能為國家實現現代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最大的貢獻。

吳志良

2023-07-31 吳志良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9070.html 1 (雜談)以文化相融促進民心相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