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媽閣街打造宜遊舊區
昨日有旅遊巴駛經文物建築鄭家大屋附近時,撞毀附近的大廈外牆,同時疑似碰撞鄭家大屋外牆,後經文化局檢查,指未見鄭家大屋圍牆受損。涉事的本地旅遊巴司機,因之前轉往高樓街時撞倒兩個鐵欄杆後不顧而去,駕駛至現場再發生碰撞後才停車報警處理,被警方檢控。
鄭家大屋,是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是澳門現存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群,作為“澳門歷史城區”之一列入世遺項目,也是本澳旅遊景點,應珍惜保護。根據街道準線圖,鄭家大屋須保留現有圍牆。但近媽閣街一側的圍牆,由於與對面大廈相近,路面狹窄,是整條媽閣街最窄的路段,過往已發生多次刮花鄭家大屋外牆的事件。該路段淨寬僅約二米,不僅無法設置合規的行人路,即使普通車輛通過時也要格外小心。每當繁忙時段,車輛及居民通過該路段時,人車爭路普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亟需正視。
昨日該輛旅遊巴疑因行錯路,疑撞及世遺建築鄭家大屋和附近道路設施。附近舊區道路狹窄,是否適合重型車行走,坊間早有議論。
鄭家大屋座落於亞婆井前地,舊樓林立,道路狹窄,實不利大型旅遊巴在區內穿梭,尤其鄭家大屋外“特窄”路段,大巴較難通行。猶記得多年前,同為旅遊區的大三巴一帶,人多車多,路窄多坡,終因同安街發生旅遊巴撞向居民大廈,釀成三十多人受傷,令問題浮上檯面。政府痛定思痛,除整改交通設施和行車方向,更實施旅遊巴在高園街“只落不上”措施,引領旅客沿指定路線步行到塔石停車場上車,兼可引客入望德堂。
鄭家大屋雖不及地標大三巴牌坊遊客眾多,但與媽閣廟均為世遺建築,串連一起適合人文歷史深度遊,值得加力推廣。但交通環境不佳,珠玉在前,能否仿效大三巴牌坊,禁入大型機動車,在附近尋找適合地點設置旅巴停泊處,並完善沿途的步行環境,鼓勵旅客步行入舊區。政府要求博企提出六大活化舊區規劃,可利用契機,想方設法優化媽閣街路況和行人設施,減少人車爭路,打造宜遊舊城區。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