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7月11日
第B15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談)餐桌禮儀

餐桌禮儀

吃飯,本是人生一大樂事,可惜一旦與“禮儀”摻和上,就變得不那麼快樂了。《經濟學人》上關於歐洲最後的一所禮儀學校Institut Villa Pierrefeu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好奇。

過去,這所學校主要為年輕女性提供婚姻市場上所需的禮儀教育。如今,社會規範變得更加寬鬆,對此類教育的需求有所下降,該校又將目光轉向商務高管群體。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餐桌禮儀”,便有海量資訊彈出來。不少內容更是令我眼界大開,例如教人如何吃芝士、如何吃香蕉、如何喝下午茶等等,當中細節繁多,從拿餐具和食物的手勢到飲食順序逐一羅列。教授者的頭銜更是花樣百出,有意大利某爵士的學生、上市公司專聘禮儀講師、禮儀圈秘書長等等。盡是落落大方的女士們,悉數如此精緻的禮儀,令人佩服,不禁自覺孤陋寡聞,學識淺薄。

坦白來說,自以為在大都市裡浸淫數月,出門用餐也算是個窈窕淑女;若是出席“上流階層”的社交場合,精心打扮一番,看起來也有“名媛”氣質。每周都會到一位香港老友的山頂別墅吃飯談天,工人姊姊提早擺設好湯碗、碟、刀叉、酒杯、餐巾。不過是日常用餐,牛油果沙拉、例湯、主食、飯後生果、甜品、咖啡卻一樣不少,依指令上菜。即使是“老錢”,也從未接受過專業的禮儀培訓,不過是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學會的。如同去印度旅行需要學習用手吃飯一樣,入鄉隨俗,邊看邊學邊做即可,太可不必報讀“印度餐桌禮儀”課程;同理,西餐、中餐亦是如此,吃多兩餐就自然明白。

依我看,從網絡上的教學視頻中學得一二也未嘗不可,但免費資源不可盡信;而花費四萬港元去報讀五天四夜的“歐洲餐飲藝術”面授課程,則可視作一種炫耀式消費。畢竟只要去高檔餐廳裡做幾天兼職侍應,便能一口氣將複雜的季節性菜單、英式餐桌擺設、法式餐桌禮儀了解得一清二楚,有不懂的還能向同事和上司請教,不但不需要交學費,還有錢賺,何樂而不為。

這些來自科技、企業法律和銀行業等各個領域的人物,若是為了掌握一種外國文化,或希望提升自己的形象,大可從中華文化學起。若能分清觚、觥、爵、角、海、白、壺、卣、斝、盉、卮、罍、缶、罌、壚、瓿這些可以用來裝酒的器皿,那不比只會區分紅酒杯、白酒杯、香檳杯和威士忌杯顯得更有學問?這才是成為“上流中的頂流”的秘訣。

餐桌禮儀並不神秘,也無需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去專門學習。只要善於觀察,利用現有資源,並親身經歷不同的餐飲場合,便可逐步掌握並成為一名優雅的用餐者。不過說到底,大家吃得開心、吃得自在,生意才會不談自來。

曜 瀾

2023-07-11 曜 瀾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4948.html 1 (雜談)餐桌禮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