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形樹
一棵樹,如果長在庭院裡,可能會成為魯迅筆下的棗樹;如果長在果園裡,可能會成為碩果壓枝的果樹;如果長在公司裡,可能成為發財樹或金錢樹;如果長在校園裡,可能是智慧樹……
可是,在澳門,長在科學館的一棵榕樹,外形竟然逐漸長成心形狀,從而成為見證情感的“網紅樹”……吸引眾多居民與遊客紛紛前往打卡。
據說,當初貝聿銘在設計澳門科學館時,就在圓錐形展覽中心與半圓形天文館之間的空地上,留下了種植一棵樹的圖紙。於是,在科學館竣工後,館方按照設計圖紙前往內地購買了一棵小葉榕移植到現址。初時,樹枝分散,葉不成冠,後來,在海風吹拂下,竟然逐漸長成心形狀樹冠,經園藝師修剪,終成為矗立在澳門科學館的心形樹,構成科學館令人難忘的一景。起初,心形樹是挈婦將雛彙聚親情的家庭留影地,繼而在網絡傳播的加持下,迅速引起了情侶乃至遊客的青睞,成為拍攝婚紗照的背景板,甚至是來澳遊覽的外地遊客必到的網紅打卡地。
科學館原本是吸引青少年進行科學探索與科學普及的教育場所,而現在館外的心形樹卻與科學館內的展覽相得益彰、相互成就,凡來館參觀者往往會在心形樹留影,而前來打卡心形樹者,也往往會入館參觀。心形樹無疑使略顯嚴肅的科學展覽與科學探索添加了情感的溫度與色彩。如此結局恐怕是當初科學館的設計者貝聿銘先生也未曾料想的。
確實,城市的景點是可以被人為設計的,然而,城市景點也可以是不經意間機緣巧合而成的。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其歷史越是悠久,不經意間不斷累積的點滴故事越能彙聚成城市的風景與味道,雋永盎然,意味深長。與人為設計相比,不經意的景物或許更顯珍貴與難忘。如果說澳門科學館是人為設計的瀕海建築,那麼,心形樹就是不經意間而形成的城市風景,二者共同構成澳門半島伸向大海的絕世景物,必然在澳門記憶中留痕存跡,歷久不忘。而假若未來能定期在心形樹下舉辦浪漫音樂會等活動,又或可為城市增添新的記憶。
婁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