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7月03日
第B15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善用“ABC理論”助孩子快樂成長

善用“ABC理論”助孩子快樂成長

家長面對孩子時,要用和善而堅定的模式進行溝通。隨着孩子長大,在和善而堅定的基礎上,家長也別忘了時時更新、改進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可以連結其他模式與和善而堅定模式一起,達至融會貫通。孩子到了三歲,一般會入讀幼稚園,這不管對孩子還是對家長都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那麼這時候的家庭教育,該注意哪方面的問題呢?

三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獨立性明顯增強,對外界環境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慾望,很多事情都希望用自己的想法或方式完成,父母可以為孩子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來滿足心智發展需求。比如孩子入讀幼稚園,學校的繪本經常會介紹節日的內容。例如臨近冬至時,父母可以配合學校的繪本內容,和孩子一起包湯圓。

家長可能會覺得,這雖然是一個好主意,但有時在家裡包湯圓,最後會演變成孩子把麵團當作橡皮泥玩,或者搞到滿地都是麵粉的局面,讓人非常無奈。其實,父母和孩子在家包湯圓這件事,能否晉升為高質量的陪伴,其關鍵在於父母的心態。因為三至六歲的孩子剛開始包湯圓時肯定是非常投入的,但有部分孩子包了幾粒後就會說不包了,想去玩玩具,父母很自然就會覺得孩子是三分鐘熱度、沒有責任心,心中的怒火便蹭蹭往上升,馬上回一句:“你這麼快就沒耐心了,不行,要全部包完才能走。”

還有一些父母,非常期望孩子能一步一步跟着指令,包出好吃的湯圓。但孩子一開始只會顧及自己,對於父母的指令根本聽不進去,自顧自地馬上動手製作,加糯米粉、加水、捏粉團,把這東西當成橡皮泥一樣玩,一會兒捏一隻狗狗,一會兒又捏一隻熊貓等等。過一會兒玩膩了,就可能說“好無聊啊,不玩了”,結果父母就生氣了,還要孩子必須收拾好物品、清潔場地,令親子活動在不如意、不開心的情況下結束。現實生活中,筆者在公園或餐廳之類的場所,經常見到這類情況。

要避免出現這些情況,首先必須認清真相。家長為什麼會生氣?很多時候是因為兩個方面:第一是主觀性論點或想法受到衝擊,第二是計劃被打亂或被評價。家長認為和孩子一起包湯圓,肯定會很開心,想像了一個溫馨的親子時刻,所以精心預備所有材料,誰知孩子三分鐘熱度或完全進入玩粉團的狀態,令家長的期望落空,怒火自然上升,繼而造成不歡而散的結果。但這不是家長計劃的結果,該如何解決呢?

家長可以認識一下“ABC理論”。這是心理學家阿爾伯特 · 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其中A for Affairs,指生活中遇到的事或人;B for Belief,指信念或看法;C for Consequences,指情緒或行為反應。

這個理論的要點在於,它指出了情緒(比如家長的負面情緒)的產生不是因為某一件事情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於經歷了這件事的個體(如家長)對該事件的信念或看法引起的。發生的事件只是引起情緒反應的間接原因,而直接起因其實是人們對於事件所持有的信念和看法。當事情不符合人們的預期,就會產生負面情緒。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有因必有果,肯定是發生了某件事,才會引起某種情緒體驗。其實在因果當中,有一個關鍵的“B”,即“信念或看法”的存在。即使是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從而引發不同的情緒,導致的結果也會不一樣。

例如剛才包湯圓的例子,如果父母認為孩子不想繼續包,是因為沒耐心或者不聽話,家長就可能會被引發出負面情緒,很有可能說出一些負面的話,比如“為什麼你這麼沒有耐心”、“整天做事都沒有恆心”、“你這麼不聽話就不要做啦”等等,將一個個負面標籤貼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脆弱的,被父母這樣指責,他們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會在潛意識裡不自覺地降低好奇和探索的動力,自尊也會隨之下降,很可能會陷入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以後再遇到什麼不好的事,孩子會認為都是自己的錯,形成非常負面的心理壓力。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就可以運用ABC理論來解決問題。要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本身就具有不穩定和不持久的特性。三歲孩子的注意力一般只有三到五分鐘;四歲孩子大約是十分鐘;到了五至六歲,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十五分鐘左右。當孩子不想繼續包湯圓,而父母能夠了解到孩子的這一特性,就會更容易接受孩子當時的情緒及表現,鼓勵孩子再堅持多一點時間,或者容許孩子休息一下,再一起煮湯圓和整理物品。因為信念和想法不同,面對同樣的事情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也就是說,家長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有所認知時,會因為處理方法的不同,而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在育兒過程中,家長也應當及時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多多提高自己的認知水準,這樣才能以更理性的視角和心態去看待不同的事情。在安排親子活動時,就可以避開一些顯而易見的陷阱,減少意見不合,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共情和認同孩子的情緒。情緒問題本身就是人一生的課題,家長能否在孩子的幼兒時期處理好情緒問題,對孩子的情緒能力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背後,是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這時候恰恰是最需要親子溝通的。家長如果能夠處理好,那麼跟孩子的關係就會更加親密,孩子也會更信任你。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說好累,不想溫習功課。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回答?

美國著名教育家泰曼 · 約翰遜曾經說過:“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家長們要牢記,你的回答和引導是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你或許會回答:“每個小朋友放學回家都會溫習功課,你怎麼可以這麼懶不溫習啊?”當然你也可以回應:“讀書當然會累,那就休息一下再溫習啦!”或是回應:“哦!那就休息一下。”還有:“看起來你真的有點累了。你接下來想怎樣,媽媽可以幫你做些什麼?”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這四種不同的回應中,最後一種最好,能夠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支持。家長要認清事情的真相:孩子只是疲憊了,疲憊當然需要休息,不想馬上溫習功課很正常。所以要將關注點放在孩子當時的感受上,共情孩子想休息的情緒,尊重孩子當下的選擇,並且表達出媽媽/爸爸是支持他/她的。

這樣問過之後,孩子很可能會回答“我肚餓想先吃點東西”、“媽媽/爸爸幫我按摩一下手手”、“媽媽/爸爸帶我去超級市場”。用童心去看世界非常重要,孩子最想在父母身上得到的是安全感和歸屬感。當父母將愛的能量給予孩子、尊重孩子的決定,孩子自然會走自己的道路。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天然向善的,他們有能力去面對困難。家長只需要在旁給予無條件的愛和溝通,引導孩子在生活方面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在孩子需要時才給予支援。

當然,有些比較調皮的孩子會回答:“是,我已經好累了,我只想玩不想溫習功課。”這恰恰是最考驗父母智慧的時候,正因父母和孩子的想法有矛盾,所以更需要和善而堅定的溝通。家長可以回答:“媽媽/爸爸知道你今日還沒玩玩具。我小時候放學回到家也跟你一樣想先玩玩具,但每一次都會設定一個時間,玩完之後就會主動溫習功課。因為每一天學到的知識,都要在當天即時鞏固,這樣學習的效果才更好。如果你先玩半小時,玩完之後再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你覺得這個安排如何?”

這個對話過程包含了家長對孩子的共情,還以家長小時候的處理方式作為榜樣,引導孩子模仿,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和決定。孩子只要有參與決定,就會對承諾有責任感。父母有方向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要讓孩子感受到被看見、被尊重、被接納和被允許。筆者最擔心的是家長無視孩子的情緒、忽略孩子的需求、不重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因為有時越是被禁止的行為,孩子就越想去做,很容易被激發起叛逆心理。

還有一些孩子會告訴父母“我不喜歡溫習功課”,這又要怎麼處理?

三至六歲的孩子對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是很強的,如果學習內容不多,父母可以將書面的溫習,變成有意思的親子遊戲,將孩子遊戲時產生的快樂情感與學習聯結。例如家長可以將孩子需要認識的文字用卡片寫出來,再用膠帶貼在房間不同的地方,然後把家裡的燈關掉,和孩子一起用手電筒尋寶。每發現一張字卡,孩子就用空氣筆(也就是小朋友的手指)寫一次,再唸三次,便可以領取這一張字卡。在這樣的遊戲裡,孩子可以獲得成就感和喜悅。當孩子將這一份喜悅與學習連結之後,通過父母的肯定和表揚,孩子自然會不斷追求卓越。在整個過程中,家長最重要的是做好引導工作,讓孩子從小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

黃雪蓮

2023-07-03 黃雪蓮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3308.html 1 善用“ABC理論”助孩子快樂成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