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程是盤棋須整區並肩運作
工程師:防洪基建定期審視升級
【本報消息】審計報告批評前民署及工務局粗疏大意致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排澇不足。身兼工程師的兩海坊會副理事長李仲言、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徐承康認同應加強跨部門合作,通過資源數據共享,令整體工作運作及時間編排更為順暢,並建議防洪基建因應自然災害變化,定期審視及升級優化。
李仲言表示,自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落成至今,經歷多場暴雨,居民及商戶認為對區內水浸有緩解作用,且對比鄰近區域同樣經歷暴雨,泵站對本澳水浸發揮作用相對顯著。至於泵站將來可能面對更嚴重的暴雨及颱風水患,能否發揮更好功效則拭目以待。
自然災害多變
他又稱,很多大型基建項目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全球受極端天氣影響,很多自然災害每年都有不同變化,即使將來整個內港區的防洪基建設施落成,仍需定期審視,再一步步升級優化。
徐承康則稱,內港北雨水泵站設計雖為十年一遇,但經了解是可以擴容。形容防洪工程是一盤棋,不能單看一個泵站,最重要是整個系統由上、中、下游的設計設置,除內港北,內港南、林茂塘、筷子基北灣整個低窪地區的泵站需要並肩運作,提高容量。
再者,排水管道在當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一九九六年頒佈的《供排水規章》宜適時更新,迎合現況,提升能力。
擴容舊式渠網
李仲言亦稱,單靠泵站不足以解決暴雨成災問題,舊城區清污合流的問題,加上有部分管網相對較舊及較細,雖然政府在建設雨水泵站時連同附近主幹道的渠網一併擴容,但只是主幹道的網站擴容並未足夠,當完成所有泵站後,舊城區需要優化街區渠網及擴容。但由於整個工程牽涉層面多,開挖面積大,一定要分階段推進,強調過往舊式渠網一定要整治更新,才可一勞永逸。
但本澳掘路工程頻繁一直為社會詬病,徐承康指出,舊城區民生活動多、道路使用緊張,掘路工程會造成影響,但認為最重要是當局應向業界、中小企及居民清晰公佈更多資訊,解釋今日帶來的不便是為日後更優化生活,長遠解決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