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交石炮台鎮守澳東北
澳門素有馬交之稱,相傳澳門還有馬交石,舊稱“馬蛟石”,具體位置有不同說法。現時馬交石泛指一個區域,較為人熟悉的相信是馬交石炮台。
現時馬交石指的是一個區域,即馬交石山東北斜坡一帶,位於水塘與黑沙環之間,即圓台仔、漁翁街兩邊,並延伸至海邊。
以吊橋出入炮台
馬交石山是澳門半島最矮的山崗,山上築有馬交石炮台。馬交石炮台或稱馬蛟炮台、瑪麗亞二世皇后炮台,是澳門唯一以吊橋出入的炮台。昔日炮台放置一門可360度旋轉的大炮,輔助望廈炮台防守澳門半島東北面。
曾遭美飛機炸毁
一八五五年為輔助望廈炮台的防禦功能而修建,負責修建的是工程師安東尼奧 · 古雅,炮台位於澳門半島的馬交石山頂,置大炮一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炮台曾遭美國飛機炸毁。
炮台為一不規則六邊形建築,正門以中世紀式的吊橋連接,進門之後是一條帶拱頂的走廊,兩側有射擊孔,再後有迴廊,設有火藥庫和小水池,炮台北部為一平台,上置大炮。
直至附近通訊博物館建成,炮台才一併修復。現今炮台內部尚未開放,雖然未能進入炮台,但在公園內可到炮台入口的木吊橋前。觀賞此文化遺跡,並可眺望澳門東端水塘,新口岸一帶及海角遊雲的風景,是景色怡人的觀光好去處。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