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在特定日子聽特定歌曲,常會引起心靈悸動,即使早已熟悉不過。比如意大利布 · 凱魯尼作詞、安 · 比克西奧作曲的《媽媽》。我甚至曾經在本版發表過同名文章,是為傾倒於我國女中音關牧村以中文演唱《媽媽》所寫的。
母親節的大清早,我坐在家中的藤椅,想念着親愛的母親,並讓意大利歌唱家巴伐洛堤一九八六年慕尼黑音樂會演唱的《媽媽》陪伴着。這一聽又讓我淚流披面,尤其在巴伐洛堤多次呼喚着“媽媽”時。不僅如此,在《媽媽》的演繹中,巴伐洛堤無處不把握住聲音的力度和速度,並在變化多樣的力度和速度上,深深地寄寓着個人的情感。
《媽媽》,原是意大利一九四一年拍攝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曲。我實在太遺憾於從未欣賞過這部寫一位著名男高音的故事的電影,卻知道電影中男高音的母親最後因心臟病倏然而發不幸身亡,並知道片中飾演男高音並配唱《媽媽》的,是被稱為意大利歌唱家卡魯索(一八七三——一九二一)最正宗繼承者的貝尼亞米諾 · 吉利(一八九〇——一九五七)。不過,我很僥幸曾經在一段視頻裡聆賞吉利以動人聲音演唱《媽媽》,那明顯是出自內心的傾訴。
我確信,這首已存世逾八十年的《媽媽》,是名副其實的意大利名曲,並定然或已經成為世界名曲。因為,人世間誰沒有母親,人世間誰沒有從小至大得到過母親的呵護和愛撫。有些人確曾懷着巨大痛苦注視着其母親走上天堂,有些人至今還在母親的關切下在廣闊大地上追索追求。但不管怎樣,在相當程度上,深長追憶和仍在親領是同樣的珍貴,正像《媽媽》所唱着的:“媽媽,我多麼的幸福,你總在我的眼前。”“獻上最美的祝願,獻上我心中的愛戀。”(以上均饒餘鑑譯),已成為世人共同的願望和寄託一樣。這應該是不分國籍不分人種的。
巴伐洛堤所演唱的《媽媽》又響起來了……
費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