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4月23日
第C07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建築審美

建築審美

田中泓

剛過去的一個星期,對於建築設計及建築愛好者來說,有一項盛事在澳門舉行,二○一二年度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來澳演講,這是文化局文化傳播月的一項活動。

演講當晚,王澍以“自然 · 時間 · 鄕土 · 建造”四個部分,闡述其對中國建築審美的觀點。演講後的當晚,社交媒體朋友圈有許多朋友都post出感想,有認為是一次引起思考的演講。

確實,對於社會大眾,建築物的文藝價值一直都被忽視,尤其在澳門,大眾關心的是建築物的實用性與經濟價值。我在本欄的文章曾多次提及,有怎樣的社會就有怎樣的建築,關於建築的審美,可能是大眾最不關心的,又或者,大眾的審美觀與“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的看法相去甚遠!

在路氹之間充滿那些被認為是代表“慾望”與“權力”的建築,想深一層,如果我們社會不是追求這些理念,又或者以這些理念去迎合來到澳門的客人,澳門又怎會充滿這類建築物?

我聽王澍的演講,當然尊重他的觀點。然而,他以宋、明山水畫作為靈感設計建築物,可能只適合特定的社會條件與環境。正如他說,他一直在杭州生活與工作,而他的設計則大多與文化項目有關,在這特定的背景下,他源自文化角度的見解才會成立。

他提到在浙江文村設計的民房(見圖),村民其實並不關心建築物的“風格”,反而認為“大師”這些設計很適合用作“民宿”。村民確實看到了建築設計的經濟潛力。

我聽了演講之後一直在思考,究竟,宋、明的審美觀是否仍然適用於現今的中國社會?尤其是經歷了很長一段以西方價值觀為參考標準的時間。

當然,我們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掘,對自身文化的自信,都是“中華文化復興”的必要條件。從這個角度,王澍的建築設計,可以說是其中的一種嘗試,但並非唯一的標準及方式,這是我認為的。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2023-04-23 田中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58657.html 1 建築審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