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3月07日
第B11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霧中風景)奢侈的願望

奢侈的願望

數年前,在台北大銀幕上看了土耳其導演錫蘭的大作《冬日甦醒》,心情久久未能平伏。三小時的片長,源源不絕、充滿智慧的哲學對談,一點不令人感到沉悶,反而震撼不已,教人折服。離場後,內心產生了一個念頭,如果將這些關於善惡、美醜和階級等等的嚴肅辯論放進一部香港或澳門的電影中,是否一樣能成為一部精彩甚至偉大的電影?

也許因為從未在學術或特定中產階級的圈子中打滾,除了個別文青的閒聊外,我甚少在本地聽見有人對這些議題認真探討分析,想必然也不會有電影導演瘋狂到把這些對話作為一部電影的主線。在普遍本地觀眾的認知中,戲劇講究的是外部衝突,必須以外部事件驅動。一些人在鏡頭前侃侃而談,除了會令觀眾昏昏欲睡,更多數會被貼上“離地”的標籤。因為絕大多數人不會這麼做,所以這樣的橋段就令人難以投入,甚至怪異而惹人發笑。

這應該是現代城市的普遍現象了,社會鼓勵娛樂至死,鼓勵只有“生產”與“娛樂放鬆”的二元生活方式,在工作與消費玩樂之外,幾乎不提倡只思考而不消費的灰色地帶。因為鼓勵思考總是危險的,有可能動搖社會運作的意識形態。

當一個社會習慣性地將哲學思考與辯論視為異類或某種奇怪行為,並予以嘲笑和束之高閣,對人類歷史、當下和未來命運的定義就只局限於特定地域或圈子。即我們只能討論特定(本地)族群,承認一套相對狹義的人類(本地人)生活方式,甚至連這種對“本地人”的定義也是偏頗的,排斥與自我經驗無關的一切。我們的文化沒有包容性,求同卻不存異,不嘗試接受並了解所有“離地”也是不常被認同的小眾的“貼地”生活方式。

這是我們無法在港澳地區拍出一部《冬日甦醒》的原因之一,甚至要在我們的大銀幕上看到土耳其原版的《冬日甦醒》,也是有點奢侈的願望。

古 冰

2023-03-07 古 冰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8641.html 1 (霧中風景)奢侈的願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