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與慾下的自我坦承
——談《鯨》
《鯨》不僅是中年漢拋妻棄女的贖罪故事,內裡蘊含在靈與慾交纏中坦承自我的主題。
改編自舞台劇的《鯨》,一間屋、五個人,仍有濃烈的舞台色彩。核心人物是班頓費沙飾演的超級大肥佬,他曾演過《盜墓迷城》系列而成為票房巨星;後因被性侵及疾病而導致身心受傷,身形肥胖。今次以大量特技化妝來進一步痴肥,技巧精細,其演技亦大躍進,純粹以眼神及聲線強弱演活內疚父親,充滿說服力。
影片一開始講述他遙距授課,不露面貌,顯見他收起自我的性格;結尾他敢於將自己的超肥樣貌坦露。一頭一尾之間,便是他從收起自我到坦露自我的過程,也是全片核心。
故事講述他為了同性伴侶而拋妻棄女,後來伴侶死了,傷心過度,身體痴肥兼有長期疾病。後來,一個傳道青年、失散八年的女兒先後到來,內心漸變。編導戴倫艾諾夫斯基很有野心,將愛情、親情、宗教、家庭、生死之間的複雜矛盾呈現出來,並延伸至靈與慾的關係,靈是宗教,慾是慾望。
同性伴侶生於虔誠的宗教家庭,家庭不容他有同性戀關係,引致死亡。傳道青年因宗教意見與家庭、教會不合而離開,班頓女兒一次無心插柳,化解了他與家庭的矛盾。班頓一直以女兒幼時一篇《無比敵》閱後文章成為精神支柱,女兒長大了卻討厭此文章及宗教,其大膽坦率性格大受父親認同。
宗教、世俗、道德、教育制度的規限下,人難以坦露自我,變得自我封閉、身心受傷,這正是男主角所處的境況。戴倫處理這些輔助主題的情節,未算渾圓有力,但勾勒出主題輪廓。同時寫出幾個人物的諒解與贖罪,進一步呈現世俗下的複雜情感,難言對與錯。導演今次拍出濃烈的哀傷感,場面調度出色,每一人物在屋內進進出出,編排巧妙而緊握男主角的情感變化;最後的“升天”景象,有着昇華的精神狀態,非常動人。
lhaio@yahoo.com.hk
小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