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誕傳承歷史
當局為進一步推廣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澳門土地信俗”,於新春前夕舉辦專題展,透過展示實物、歷史文獻、節慶禮儀,乃至首次以網上虛擬實景等模式,立體呈現該項傳統習俗,值得細賞。
隨着展覽的開辦,配合春節期間有序安排的各項慶祝節目,可為大眾樂遊社區提供多元選擇。提起“土地信俗”,核心為街坊熟知的“拜土地”,流傳已久。時至今日,廣東、浙江、福建、廣西等地仍相當流行開辦與之相關的慶祝活動。
澳門地區尤甚,每逢二月初二正誕,各土地廟宇紛紛舉辦不同形式賀誕活動,神人同樂。正因土地賀誕根脈深厚,底氣十足,加上通過土地賀誕這平台,不乏參神祈福、醒獅助興、上演神功戲及舉辦宴會等節目,熱鬧非常,始終是本澳華人社群重要的祭拜和節慶活動。亦因此,造就成功位列國家級非遺名錄。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大伯公”,信眾認為其掌管一方土地,保護居民的生活、健康、財富等,參拜者眾。近年受疫情影響,原訂在本澳首次承辦的“第十二屆世界大伯公節”也無奈順延。
坊間認為,隨着內地及本澳防疫措施全面放寬,社區旅遊復常,有望相關團體獲政府支持下,能重啟項目,玉成好事。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