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1月10日
第C08版:視覺
澳門虛擬圖書館

畫人鄧芬的羅漢佛畫

附圖一:白描羅漢手稿

附圖三:達摩面壁圖

附圖五:菩薩伏虎圖

附圖四:無量壽尊者三相白描手稿

附圖二:維摩詰丈室圖

畫人鄧芬的羅漢佛畫

曇殊居士鄧芬先生(1894-1964),才氣縱橫,乃一代嶺南奇才,被譽為集詩、書、畫、印四妙於一身,更懂曲藝,有聲於粵、港、澳曲壇。鄧氏素好稽古,自謂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嘗遊遼東,涉熱河行宮,行獵於靈囿及太原雲岡諸勝,更曾繞道烏魯、哈察、甘蘭,登寶雞,移酒泉、天水、嘉遠,望漢遺堡壘,鬼域流沙,遍歷冰天雪野,蒐集塞外洞壁遺寶,打成草稿,復留寓舊京,昕夕觀摩內府蒐藏巨製,因而得接諸家珍藏歷代名作,目染心受,攝取其神,經多年研究臨摹,取古人神髓,總結各家長短,古為今用,創自家面貌。

鄧芬的釋、道、仕女人物畫,向為藝壇稱許。筆下仕女,婀娜多姿,古雅恬澹,畫幅補景,亭臺樓閣,山水花鳥俱備;人物造型,或採蓮泛舟,或樹下抱琴,或搗衣浣紗,作品的構思和經營,分外講究,盡顯其畫藝之多樣性;筆下高仕古人、道佛神仙,擬古而有自家風格,氣韻非凡。無怪乎張大千推許其為嶺南唯一國畫家,無與抗手。

魏晉南北朝以降,佛教興盛,宏揚佛法的佛像畫應運而生,擅繪佛像畫的畫家輩出,如三國曹弗興、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謝赫、張僧繇,唐代吳道子,北宋李公麟等,而南宋梁楷更開創了減筆描法及潑墨法人物畫。明、清之際,則明代丁雲鵬、清之金農、羅聘、黄慎等亦能別樹一格。鄧芬對歷代畫人的筆墨技法,有深入研究,並能自行變化,開創嶄新格調。

一九四〇年庚辰繪羅漢圖,題識云:“唐人寫寒山拾得,宋畫院有摹本,明代擬者如六如、十洲用筆頗近,惟失於纖巧,易流於俗,稽留山民,花之老寺僧,亦曾為此,但有筆無墨,斯一試用,橄欖釘頭描,頗別成格調也。酒後為育欣和尚記之。庚辰浴佛日從心芬。”

一九六二年壬寅繪西土摩謁陀國士圖,畫中佛徒側面,濃髯高鼻,身披重衣,採用混描方式繪衣紋。題識云:“自宋至元明,代有畫佛擅長,惟多貌與震旦無別,或以鬚髮象徵之,而狀同寫南山道士,更且座旁位置竹版蒲編,殊非貝葉梵經之制,甚可惜也。猶之丁南羽輩未免誤筆太多,此故作混描衣紋狀西土摩謁陀國人相為旨,並識云云……” 表明其佛像畫開相的來源。

按: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蘇州人,明代畫家、文學家,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金農,字壽門,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羅聘,字遁夫,號兩峯、花之寺僧,是揚州八怪中出道最晚的畫家,卻以他獨特的藝術成就成為揚州八怪的殿軍。作為金農的入室弟子,他筆下的人物、山水、花卉、梅竹無不精妙,但使他一舉成名的卻是那充滿詭異色彩的《鬼趣圖》(霍寶材藏),此圖共八册頁,裝裱成卷,題跋者多達百餘名家。

一九四二年壬午九月,為詩詞書畫名家黃雨亭先生繪佛像,題識云:“雨亭黃先生獎予畫佛不讓新羅山人、花之寺僧,慚甚。竊喜因乘興為此幀,未知梁楷、吳小僊有此用筆否也。希正之。壬午九秋 從心二不曇殊芬。”

按:華嵒,字德嵩,更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東園生、離垢居士,福建上杭白砂里人。清代畫家。梁楷,南宋畫家,祖籍山東,居杭州,擅人物、佛道畫,乃大寫意人物畫始祖。吳偉,字次翁,號小僊,湖北武漢人,明代畫家,擅人物、山水。

一九四八年戊子繪布袋和尚扇面贈傅德蔭,題識云:“古人畫佛像,皆為寫東震旦和尚照而已,如丁雲鵬、白玉蟾輩,只求其工,近若金冬心、羅聘,則稍作金剛相,甚無稽也。戊子三月,為偉生吾兄傅老先生繪布袋僧,希証可。曇殊芬。”

鄧芬自詡其畫佛技法,引以為傲,足為自豪。上世紀四十年代,鄧芬嘗下苦功,擬得佛羅漢各式動態逾百尊。一九四三年癸未中元,鄧氏於羊城西堤江邊客舍,擬寫一頁沉思羅漢,呈贈羅孝錫居士,題識云:“白玉蟾、丁南羽輩畫佛象,徒以善相為主眼。至繪密積金剛象,則類似羅剎、夜义,甚且寫及大士施食時,見金剛身者,而等於魔鬼惡相,不值為法也。年來,擬得佛羅漢各式動態逾百尊,雖無極合心之作,亦不失莊嚴妙相,堪自負者矣。”可見其對畫佛之道,深研而極有領悟。

按:白玉蟾,南宋道士,著名詩人、畫家、書法家、哲學家。丁雲鵬,明代畫家,字南羽,善白描人物、山水花卉、佛像。

一九四二年壬午寫丈室千座圖贈梁簡能居士。題云:“丈室千座,往見肇慶鼎湖山慶雲寺上方所縣白玉蟾畫三聖像,用筆與此仿佛。壬午盂蘭盆會偶為簡能梁居士制圖。從心先生二不乞士曇殊芬識在香港無可無不可居。”

一九四七年丁亥為吳偉佳寫維摩詰說法圖,題云:“法在丁南羽、白玉蟾之間。擬舊本維摩詰說法以為偉佳吾兄慧鑒。”

一九四九年己丑為周光廷先生作維摩說法圖,題云:“光廷仁兄周先生正之。己丑十二月。曇殊芬。”

維摩說法圖、丈室千座圖如此題材,畫幅人物較多,正是鄧芬演繹其佛畫技法的最佳示範。傳世畫跡可見,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此等題材精品多為好友同道創作。維摩說法圖寫維摩詰盤坐說法,文殊與眾菩薩凝神聆聽,旁有淨衣天女,說法至精妙處,花雨漫天飛舞。一九四九年己丑,鄧芬時寓濠江,嘗為周光廷先生繪維摩說法圖,周氏通佛理,鄧芬遂精心繪製以應之。畫幅中,維摩白衣,端坐上方,張口說法,雙手比劃,身軀稍傾,似到經要微妙處,下首坐而聽法者,文殊趨前,四羅漢趺坐其後,面向或正或側,俱凝神屏息,神情微異,似各有領悟。佛象的造型及面相,非依宋、元古法,不類傳統,開臉深目隆鼻,濃鬍佈腮,法相莊嚴,貌非中土,直以天竺胡僧為本。(附圖一)足見鄧氏與别不同的佛畫特色。

一九六三年癸卯,鄧芬又作維摩說法圖卷(附圖二),題云:“癸卯閏月寫此,時在阿賴耶室。曇殊居士。”此圖卷乃一幀大氣磅礴,騰踔眾妙之大作,由潘兆賢教授蒐得庋藏。甲辰秋鄧氏遽歸道山,冬日摯友羅叔重為此圖書引首,題耑云:“誦先以無礙心,發而為無礙之筆,攄寫其天發機能,乃卓然成就,百粵光鋩,發於鄧芬與此卷。甲辰(一九六四年)之冬羅瑛記。”

藝文界同道題跋者包括趙少昂,云:“散落人間萬古香”;何敬羣教授云:“丹青妙有傳神筆。寫出毗耶長者室。不可思議在斯參,不二法門從此出。誰云方丈室如窩?誰說維摩病未瘥?能坐文殊千萬眾,能容天女散天花。”潘小磐云:“丈室繙經化大千。何曾文字不干禪?心中別一維摩詰,却喜言詩揖眾賢。”慧光居士云:“明明象,教化被十方。瞻依頌贊,動靜弗忘。”涂公遂教授云:“不生一念是真如。花雨無邊萬象虛。空際隱聞獅子吼,梵音醒汝夢蘧蘧。”

鄧芬寫佛教畫,每喜題識偈語,呈現其對佛經的領悟及修行實踐體驗。此亦其個人特色之一。

一九三八年題自畫達摩面壁圖(附圖三)並呈陳璧君,題云:“笑等磨牛道不行。一華五葉果難成。現前地獄無人相,壁觀云何導眾生。從來嬌陽暍人,因藉盆陰,暫假清涼地,睽往居家,仗承菩提多羅法定面壁,亦已九年,正幸八風不入,無奈元規之塵,眼根著染生瞋,自有入山惟恐不深之感。戊寅盛夏揮汗寫此,呈冰如陳先生法眼,願以信心歸依,汪四丈為下一轉語。二不乞士曇殊芬饒舌。”

一九五九年己亥繪布袋和尚,題云:“己亥六月,為康夑吾兄寫長汀子造象。黃癭瓢亦有一本,此頁不為老蓮所惑。正之。曇殊芬。”按:黃慎,清代名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字恭壽,號癭瓢。陳洪綬,明代名畫家,字章侯,號老蓮。

畫作附偈語一律,云:“再為康夑吾兄系舊作正之,己亥曇殊芬。痴貪禪味非無縛,一諦云何絕客塵。苦惱眾生多病本,此身顛倒有前因。爭求床位意云何,無盡燈前攝四魔,得與波旬參丈室,天花不着病維摩。”

按:惱害眾生身命及慧命的四種魔類: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波旬魔即佛教中所說之魔王。世間好語佛說盡,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梁武帝看着飛舞的天花,不禁讚嘆佛法的奇妙。維摩詰大士以稱病為由,與前來問疾的文殊等討論佛法,妙理貫珠,其臥室雖一丈而能容納無數聽眾。

一九五七年丁酉作布袋和尚立軸,題識云:“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丁酉清明,為子田邱先生畫長汀子象,並系首偈帝正之。曇殊芬藕絲孔居。”按:長汀子即布袋和尚,本名契此,浙江奉化長汀人。

一九五五年乙未六月六日,古為天貺節,鄧芬寫無量壽尊者三相,為劉少旅先生祝壽。(附圖四)此幅充分代表其佛畫的風格。三位尊者姿勢各異,一尊者濃髯深眉,俯首專注讀經;一尊者面相清癯,遙相注目經書,另一尊者脫履坐地,面向讀經尊者,三人姿態開相各有不同,神情肅穆。衣紋多用綑釘頭線條,以淡墨勾出,筆調勁爽,尊者的鬚髮纖細,與其美人畫髮鬢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九五七年丁酉為楊善深作西方三聖立軸,題識云:“大勢至、觀自在、阿彌陀沙門,稱為西方三聖,不以供養佛象成法,繪之再為善深道兄一擬希政。丁酉十月大雪從心芬。”

一九五九年己亥再繪西方三聖圖贈趙少昂,題曰:“少昂我兄道長屬畫西方三聖象,多年未得如命,以無合意草稿,未敢質大雅。比來流寓香港多時,正擬遄返媽閣卒歲,因為是幀聊塞責畫爾。己亥大寒後七日,從心先生曇殊芬識在啓雲画室。”此幀乃當年鄧芬客寓香港,暫居其女弟子仇啓雲畫室,為趙少昂所作。鄧氏為兩位畫壇摯交楊善深及趙少昂作西方三聖象,雖是相同題材,但是絕不敷衍塞責,千篇一律,畫幅都能巧妙佈局,創製出全新面貌。

在佛教典故當中,觀音、羅漢伏虎的圖像流傳最廣。老虎天性雖兇猛,惟在佛法面前,奇跡地變得温馴,誠心向佛。存世的鄧芬白描稿本中,有一幅大士伏虎圖(附圖五)。圖中的猛虎蹲臥大士身旁,頭尾下垂,眼微合,彷彿正恭聆佛法,變得虔誠而馴服。菩薩面容慈和,用手輕按虎背,彰顯大慈大悲、感召眾生的佛教精神。

一九三五年乙亥,鄧氏嘗作伏虎羅漢圖,題識云:“韶石仁弟屬寫羅漢伏虎圖,自維佛門無凶煞之蘊藏,無胸臆之想象。伏虎圖諸高明也可。乙亥浴佛節,從心鄧芬識在無思慮齋。”此軸有趙少昂題識,云:“韶石畫盟既屬曇殊先生為作羅漢,復屬予為之補伏虎。一以慈善之佛門,一為凶殘之猛獸,竟能相合於一堂,其佛法之偉大哉。戊寅(一九三八年)夏六月,少昂。”佛像羅漢是鄧芬最精擅的題材之一,此幀乃鄧芬為弟子張韶石所作,線條用筆,有如流水行雲,羅漢法相神情,合乎法度,人物衣褶,以柔絲釘頭的線條描繪,轉折處從容不迫,可見其線描技法,功力高超。張韶石得此幅三年後,囑趙少昂再寫猛虎一頭,馴伏於羅漢足下,足證佛法之偉大無邊。

按:張韶石,廣東番禺人,以繪牡丹稱著,享“牡丹王”之美譽。

鄧芬深懂佛理,所繪羅漢佛畫,梵相形神,別樹一幟,意境精深奥妙。筆下佛像,眉目傳神,慈容普照,足以感物化人。觀乎近代繪佛畫者,無人能出其右。

劉 季

2023-01-10 劉 季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38031.html 1 畫人鄧芬的羅漢佛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