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傳統雕龍刻鳳
首選京華酒樓
約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本澳餐飲業界普遍流行有稱“飲食三劍俠”,分別是:章明、盧祺、梁琪,各業界前輩都寫下美好的飲食成績表。章明主理的金冠酒樓於六八年開張,梁琪之後開辦雲華酒樓。盧祺與一眾供應商等組班,在南灣殷皇子馬路五十九號,籌辦京華酒樓,於六九年十二月十七日開幕。
當時酒樓開市時間大都是清晨六點或七點,一些飲早茶的人(俗稱茶釘)在酒樓剛拉開鐵閘時,已先行入店自己開茶,每天與一班相熟茶客道西說東。京華酒樓於早上開張營業,相片中見燃放炮竹時,正值冬季,所以天還未亮。酒樓與中區(新馬路)有一段距離,開業初期生意較爲淡靜,金來大廈亦未面世,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居民生活中心開始漸漸遷移到南灣區,加上在門口位置增設巴士站,令食客到京華大為方便,生意漸入佳境。
京華酒樓地下爲營業部,二、三樓可宴開五十餘席,酒樓以婚宴爲主,及擺設壽宴及彌月宴(近年流行百日宴);如果是三數席,用活動屏風拼接一個獨立廳房;當時社團數量不多,社團宴會未似近年普及,酒樓都推出雀局菜,在淡季填補空白。其中聯保會更是酒樓綠葉台柱,所以廳牌常見有“XX聯保”。其間酒樓多有組織“街市聯保”,每月與供應商客戶聯誼。七十年代初京華酒樓爲鼓勵員工,曾推行獎金制,令員工大增歸屬感。
當時在龍鳳禮堂的酒樓設宴,深為婚姻長輩(因為辦婚宴多是長輩作主)喜愛。在婚宴旺季月,京華曾試過有二十八天爆滿紀錄。上世紀八十年代更推出豪華轎車,在京華擺設婚宴當日,可免費作新娘車用。因爲鄰近娛樂場,方便不同更數員工上班,所以京華常有娛樂公司設流水席宴請員工,據前職工表示,曾經試過四十五分鐘上齊所有菜式,以趕下一輪酒席。
酒樓魚翅有選用方便的水盆魚翅,如自行發乾貨魚翅,工序多但效果佳。京華選購熟貨(已打沙褪骨)魚翅自行浸發,大廚細心不怕麻煩製作,以炭爐煲發翅。發翅最重要是浸、焗;炭爐的好處在焗的效果更為理想。幾十圍大鯇魚,常見做法是清蒸,京華捨傳統清蒸而採用水浸,令魚身受熱均勻,口感食落更爲嫩滑,為當年酒樓的特色,亦為當時饕客稱譽。
春節假期京華更爲暢旺,午市期間肉絲炒麵的煎麵餅,一早已提前預先煎好;揚州窩麵的湯底,亦要提前調較好,以應付潮水式顧客;新春曾試晚飯過八點鐘開始截客,以應付廳堂內已坐滿的顧客。繁忙時間經理都要加入工作,親自出廳面幫埋手。八十年代經濟蓬勃,飲食業興旺,食店都推出一些新穎菜式,京華推出小菜牌,集合阿根廷、巴西、法國、葡國、日本及泰國等地,融入各款食材的菜式,餐牌看上去就如國際大都會。
南灣區曾有酒家在晚宴中,營業經理忘記寫單燒味部,漏了入單豉油皇乳鴿,直至食完魚翅,才由班地厘(傳菜員)發覺,於是急忙向附近的京華酒樓及金冠酒樓借用食材,到製作好上枱,已經上單尾炒飯伊麵,幸得主家體諒。事件可見同業大家,遇事都能馬上互相照應幫忙。
京華酒樓軼事雖然平淡,但傳統雕龍雕鳳禮堂酒樓,正是當時市場所需,市民認為在龍鳳大禮堂合照,感覺才可算是夫妻,京華已成功演繹傳統模式酒樓。近年婚宴多由年輕人統籌,認為貼上金箔木雕龍鳯,當中設有“囍”字禮堂的酒樓,已未合現今潮流。加上地區發展遷移至新口岸及皇朝區等,京華酒樓無奈於回歸前靜悄悄走進飲食史冊。
羅錦焜
澳門資深飲食從業員
飲食業顧問及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