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發新輪消費券 提振各業
【新華社廣州廿二日電】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為促消費、穩經濟,多地近期密集發放新一輪消費券,涉餐飲、家電、文旅、百貨等多領域,規模普遍較大。新一輪消費券呈現發放領域有側重、投放管道多元等特點。
家電券、餐飲券、文娛券……據不完全統計,十二月以來,全國超過40地宣佈啟動消費券發放相關活動。這一輪消費券發放有省一級的,如福建省安排2億元支持各地發放消費券;有市一級的,如海口市聯合餓了麼平台投放350萬元外賣消費券,市民可領取總計價值最高134元的消費券紅包;甚至部分區一級也發放消費券,如深圳市福田區發放2,000萬元消費券、深圳市龍華區發放3,000萬元消費券。
穗發三千萬消費券
從消費券支援的消費類別看,服務性消費類別集中在餐飲消費、文娛旅遊等,商品消費則集中在汽車、家電、家具等大件領域。比如,廣州市消費券涵蓋輕茶餐飲、超市、電商、百貨、正餐住宿五大類,面值從10-100元不等,總金額達3,000萬元;武漢市從十二月八日開始發放家電家具消費券,投放總金額1,000萬元。
在文娛領域,湖北於十二月二十日、廿一日開始在全省投放體育類通用消費券和滑雪運動消費券;新疆於今年十二月下旬至明年二月發放5萬餘張總金額400萬元的冰雪旅遊消費券。
從發放頻次看,有的地區消費券是分幾輪,有的是每天都有,還有的則是每人“僅此一份”。廣州市於十二月八日起,分三輪發放消費券;海口市的外賣消費券發放頻次更高,市民在活動期間內每日均可領取一次消費券;諸如汽車等大件商品,福州等地則規定“先到先得”、“同一用戶僅限申領一次汽車消費券”。
拉動經濟乘數效應
政府出資、平台商戶聯動、消費者獲益,消費券拉動經濟的乘數效應明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孫亞程等專家認為,隨着疫情防控的持續優化,消費經營場所更加穩定,消費場景更加豐富,消費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
在提振消費信心同時,也亟待從保障消費券發放公平性、打通復工復產堵點、提升行業商戶供給能力等方面,多層次強化消費券對經濟發展的槓桿作用。
完善發放風控機制
不少消費者反映有大額補貼的消費券存在“一券難求”的現象。專家表示,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消費券發放的風控機制,確保發券過程公平、透明、可回溯;新一輪消費券設計、投放要更加兼顧普惠性、公平性,向低收入人群傾斜。
有消費者反映,有一些商戶參與消費券使用的商品是過季商品、折扣商品,有違消費券發放的初衷。專家表示,使用消費券拉動消費的前提,應該是供給正常化,讓商品可真正滿足消費需求。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鐘雄認為,一方面,不斷優化消費券政策設計,強化消費券對經濟發展的槓桿作用,有效夯實經濟復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通過減稅降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舉措穩就業、增收入,提升消費信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