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和藝術有機聯乘
或許我們難以想像,在沒有聲音的世界裡,我們能如何享受藝術的樂趣。日前在佛山舉行的“灣區新聲”,以佛山市演藝中心(花花劇場)和佛山大劇院小劇場為展演地點,澳門手藝工作室與友人(創作)藝術劇團,帶着澳門原創優秀劇本作品《都更》以及“藝術共感——心之飛人”手語x藝術工作坊,開展共感藝術,與聽障人士一起走進藝術的世界。
手語傳譯層次提升
作為第二屆佛山城市藝術季的重要版塊之一,“灣區新聲”為大灣區的觀眾帶來不少別開生面的劇目。其中,視覺形體(手語)劇場——澳門原創優秀劇本作品《都更》讀劇,結合手語、形體、戲劇和藝術元素推動文化藝術,以手語為橋樑,讓聾健人士共同參與享受戲劇藝術,達至社會共融。澳門手藝工作室創辦人麥月珍為本地資深手語工作者,過往為電視新聞提供實時手語翻譯和政府宣傳教育影片手語翻譯,課程翻譯以及和機構合辦課程導師,並協助和參與藝術劇團的內部傳譯及劇場演出的視形傳譯。近年她更成為視覺形體(手語)劇導演及手語演員,經常為劇場提供視形傳譯服務,令本地更多聽障人士參與藝術,享受藝術帶來的樂趣。
這次麥月珍、容卡達以及友人(創作)藝術劇團演出《都更》,是該團多年積極推動本地原創編劇發展的成果之一。劇團所創立的“第一稿——優秀澳門劇本三年孵化計劃”獲得澳門特區文化局、文化發展基金支持,在連續舉辦的九年間,積累原創優秀劇本作品近四十個。而《都更》正是計劃中誕生的優異劇本作品。這次帶到佛山演出的《都更》前所未有,呈現方式把手語傳譯提升至一個藝術表演的層次。近年麥月珍致力將手語和視覺聯繫起來,從而將其引入藝術的不同領域。透過手語傳譯和肢體動作及面部表情,演繹現場對白及演出內容,亦輔以符合角色身份的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加上適時的停頓,以表情提示聽障觀眾注意舞台,令聾人和需要手語人士,更加生動有趣和全面地共同欣賞戲劇。
視形傳譯初站C位
“在澳門的讀劇有很多種形式,聲音、台位、視形傳繹的結合。而這次反而是把讀劇部分脫離走台位,而是由視形傳繹來擔任走台位與情緒表達的部分。佛山的觀眾比我想像中的接受程度還要高,他們很願意觀看這種新穎的形式,十分感恩主辦方聯絡啟聰學校前來參與,做到了讓戲劇接觸到更多不同層面的觀眾。”麥月珍分享。這次演出的特別之處,更是讓手語讀劇除了有聲音的演繹,從過往在旁擔任輔助角色的視形傳譯(手語)到站在台中央,成為“C位”的主演員,希望聽障觀眾更能體會和享受藝術世界。手(語)、聲(音)的雙語演繹方式,令《都更》首次以聾、聽合作的無障礙共融戲劇方式演出。
演員以手語及肢體獨特的表達方式,能更貼近生活,真實反映劇本內容。而觀演者,不論是否聾人,也能透過手語演員的互動表演中,更好體會到故事的內涵,並從另一觀演角度探索更多的東西。“這不單單只是手語,而是聲音可視化的過程,以手語快慢,肢體動作柔弱剛強,情緒感受等,讓看劇多了一重感觀,多了雙重享受。手語這種獨特的語言,每個人都可以毫無障礙地了解藝術世界的真正美麗,讓藝術連接無聲世界。”麥月珍補充。合辦單位佛山市演藝中心特別邀請了佛山市啟聰學校師生到場觀演及其後之“藝術共感 · 心之飛人”手語x藝術工作坊,通過這種特別的呈現形式,感受手語與藝術的結合之美。麥月珍說:“用戲劇藝術表達聲音,也想透過這個戲劇練習,讓學員好好感受自己。”
連結心理感情世界
自二○一八年,澳門“心之飛人”致力於建立共融的藝術感受和空間,去年“心之飛人”形體表演(藝術通達)正式啟動。麥月珍通過不同階段線上、線下工作坊,令學員透過心之飛人的肢體開發,運用手語,肢體及口語講述感受,創造岀屬於“我們”表達的藝術語言。以藝術為橋樑,如聲波一般漣漪擴散,結合融合性創作的震蕩,帶來藝術通達。而作為第二屆佛山城市藝術季“灣區新聲”單元版塊延伸活動之一,麥月珍夥拍容卡達帶來的藝術工作坊,以葛氏獨特形體表演訓練方法,讓學員學習如何透過身體感官連結個人的心理和感情世界。除了幫助學員打破既有的心理枷鎖,麥月珍更鼓勵學員從自我審查(judgement)中獲得自由,以及藉着各種練習開發學員聆聽、反應及創作的能力。在他們的帶領下,觀眾通過形體和動作,進行一場解放身心的療癒之旅。
工作坊通過手語和口語的形式,組織觀眾進行各種形體動作體驗。在工作坊裡,觀眾們遊走於劇場之內,時而與同伴眼神交流,時而放鬆身心做出動作,感知着劇場內的空間,也感知着參加活動的彼此。過程中參加者有諸多對視、模仿、互動元素,不僅讓體驗者放飛想像構思動作,更能在體驗者之間建立溝通方式,以眼神和形體進行交流和表達。而在另一環節中,參與體驗的觀眾或戴上耳機,或戴上眼罩,感受視障和聽障人士的世界。觀眾在漆黑中摸索前進,或在靜默之中感受音樂的旋律,在全新的感知方式中透過身體感官,連結個人的心理和感情世界。佛山市啟聰學校師生到場觀演,感受手語與藝術的結合之美。麥月珍說:“用戲劇藝術表達聲音,也想透過這個戲劇練習,讓學員好好感受自己。”
戲劇藝術的美好在於不拘泥於形式,也不被任何思想束縛,結合手語,肢體動作和戲劇語言的互相碰撞,顯現了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人士對欣賞戲劇,感受藝術的多元理解。從而創造岀屬於“我們”表達藝術語言,並與公眾分享。以劇場視形傳譯為載體,各自標新,卻又莫名地和諧統一,這也是開放共融藝術的觀演環境所帶來的獨特產物。
文、圖:麥 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