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2月16日
第B14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雜談)逢山開路 遇水搭橋

逢山開路 遇水搭橋

自古以來,高山與江河湖海是人們交通的主要障礙。為了突破高山河流的交通障礙,開山闢路和搭橋就成了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就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情況。“愚公移山”也成為人們開山闢路的典範。

只不過,現代科技發達,高山河流已不再成為交通的障礙。人們不只開山闢路和搭橋,還可以挖隧道,打通高山或在水底挖出一條通道;也可以不搭橋,而是建纜車,從半空中滑過去。但都是因應環境和實用而決定採用哪種方式,而不是為了玩花樣。

澳門半島到氹仔有大海阻隔,為了衝破大海的交通阻礙,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已經建了三條跨海大橋,現在正在建第四條,採用的是“搭橋”的方式。可能有人不想老是搭橋,想玩玩花樣。於是,儘管整體輕軌都架空在“橋”上,而且新城A區已經填成陸地了,但是據運輸工務部門規劃,輕軌東線偏偏要挖海底隧道。更有“創意”的是,還計劃從新城A區,分別建跨海纜車和海底隧道,通往澳門科學館那邊。也許是從經常不能運行的松山纜車和滲水的澳大海底隧道中吸取了什麼好靈感,決心再試試,反正澳門有的是錢。

朋友告訴我,新城A區通往澳門科學館的跨海纜車,因為有居民擔心安全、風速和建設成本等問題,當局決定不建了,而海底隧道興建與否就沒有說。但是據有關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十年規劃諮詢文本稱,有關新城A區南端與澳門半島之間的步行通道,受限於水體阻隔,故提出跨海纜車的構思。跨海纜車是考慮作為方便居民往來新城A區及皇朝區的輔助交通設施,以形成更完整的步行網絡。

建跨海纜車作為步行網絡,這說法有趣。不過,該回應又推給社會意見紛陳,稱特區政府將會以滿足A區居民對外步行需求為主要考量,就行人系統採用的形式作出進一步研究。換句話說,並沒有否決興建,還要“研究”。

我覺得奇怪,建跨海纜車來“滿足A區居民對外步行需求”?當局竟然考慮到未來的A區居民有此需求?而且為什麼要通達澳門科學館?澳門科學館被列入“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是港澳台地區唯一同時獲得上述兩項國家級教育基地榮譽的科技場館。照理說,是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高新科技及科學傳播的地方。況且旁邊還有澳門文化中心,那裏應該是文化的基地,不應該是熱哄哄的旅客集散地。當局這樣規劃,有旅遊業界代表讚好,皆因背後涉及到利益。但有沒有徵求文化部門的意見?澳門的發展定位不是有個“一基地”嗎?“一基地”不就是文化基地嗎?跨海纜車到澳門科學館那邊合適嗎?我總認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的是克服交通阻礙,具實用性,而不是為了玩花樣,或為了某些利益而忽視整體利益。

郭濟修

2022-12-16 郭濟修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33491.html 1 (雜談)逢山開路 遇水搭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