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12月13日
第D08版:學生報
澳門虛擬圖書館

廖平子與抗戰詩刊《淹留》(下)

廖平子書畫 (網絡圖片)

廖平子山水畫 (網絡圖片)

廖平子與抗戰詩刊《淹留》(下)

《淹留》於一九三九年二月十六日創刊,為半月刊,每期發行十五冊,售價五角,至一九四一年共發行了四十期。一九四一年夏改名為《天風》,出了十四期,共刊詩四百餘首。作為抗戰詩刊,通過呈現民眾的抗日事跡,歌頌他們堅貞不屈、誓死保衛家園的鬥志精神。

《壕上曲》、《殊死戰》、《獨子從軍歌》、《中山殺敵記功歌》等,都是充滿浩然正氣的代表作。同時記錄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深重苦難,譬如《買薪》,即以婦女的視角,講述當時作為戰爭孤島的澳門,民生困苦的情況。

點校者陳業東先生指出:廖平子的愛國精神表現為濃厚的憂患意識;亦表現為救國報國的奉獻行動;還表現在對祖國山河風物和普通人民群眾的熱愛、對敵人切齒的痛恨。他參考唐代詩人杜甫的“三別”,創作了《無家別》和《垂老別》。《無家別》原文是:“無家別後事戎行,一心冀壯山河色。無家造成幾個奇男子,無家弱女亦可光青史。”描寫日機轟炸,百姓家園盡毀,復遭日寇掃蕩,百姓從頹垣敗瓦中走出來,踏上抗日戰場的故事。《垂老別》則描寫一位老人送了兩個兒子參軍後,自己也奔赴前線殺敵的事跡。“此老憤發赴疆場,誓把國仇盡昭雪!”老妻亦“代肩行李出門行,直送良人過山曲”,通過悲壯場面預示正義之戰必勝的眞理。風格悲壯激越、通俗易懂正是《淹留》詩刊藝術方面的特色。

廖平子於一九四二年接受邀請,赴粵北曲江縣任國文教師。在課餘之時,仍堅持獨力出版手寫詩畫刊物,取名為《予心》。一九四三年九月,《予心》出至第五期,廖平子便在貧病當中去世了,享年六十三歲。去世前把僅存家產全數捐出,供空軍購買滑翔機作抗日之用。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梁健聰

2022-12-13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梁健聰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32929.html 1 廖平子與抗戰詩刊《淹留》(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