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電動車有別內燃引擎
這個年頭,香港的新車市場幾乎已成電動車天下,新到埗的絕大部分都是電動產品。正如筆者提過,今年的新車銷售相信超過百分之七十屬於新能源車。內燃引擎嘛,只有小部分超級跑車或豪華大房車。也曾經提過,測試電動車跟內燃引擎有一定的不同,例如電動馬達的輸出,一個不留神會相當瘋狂;減速回充時又有一種拉扯現象,其實情況跟小時候玩的遙控車不遑多讓。
不過,相信對於車評人來說,最大分別在於評論一部新車的解說和分析。以往測試內燃引擎汽車,試車報告內容總離不開引擎最大馬力、最大扭力,極速多少,亦會剖析波箱設計,例如雙離合器式、傳統加減式,甚至多前速波箱與引擎配合帶來的優點與缺點等,也會研究懸掛的表現,然後綜合各方面的配搭來整體評價新車。
如今測試電動車完全是兩碼子事。測試電動車第一件要了解的並非電動馬達的馬力和扭力輸出,反而是電池容量及續航距離,以及0-100km/h的加速數字。事關大家對於馬達輸出並不太在意,箇中原因相信是電動馬達的加速力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大家反而着重短速的加速時間,哪一部有更強悍快速的力量!接着就是電池容量能夠提供的續航能力,距離越遠當然讓人越滿意和放心。對於波箱,電動車只有前及後速,沒有討論的必要。
至於操控嘛,由於電動車的電池安排會令車子的重心及前後比重有最佳比例,因此彎路表現大部分都能讓人滿意。但最值得大家留意的是電動車靜止加速時的自動減速情況,因為電動車有回充功能,一旦停止加速馬達就會回充電能,這時候整部電動車會有一種拉扯感覺。回充的幅度可以由駕駛者調校高低級別,某程度上更可被視為電動掣動的一部分。
最近跟幾位資深的車評人茶聚,大家對於電動車都持有相同看法,同意整個試車過程和分析與以前迥然不同,讀者和觀衆的取向也會因應電動車的特點而改變,甚麼馬力、扭力、波箱、懸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加速數字,續航距離和電池充電所需時間罷了。
戴年駿